[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非晶硅薄膜发电技术的移动电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70635.3 | 申请日: | 2016-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7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劲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S20/30;H02S10/4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钱锁方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晶硅 薄膜 发电 技术 移动 电源 | ||
1.一种基于非晶硅薄膜发电技术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之间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底座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反光板、支撑层和太阳能电池板层;所述反光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一侧的气缸和设置在底座另一侧的耳座,反光板一端铰接在耳座,另一端与气缸伸缩端连接;所述支撑层包括均布在反光板上的若干的支撑杆,该支撑杆顶端的插孔中均设置有吸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晶硅薄膜发电技术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面上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四角处均通过可折叠装置连接有刹车万向轮;所述可折叠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连接杆和设置在刹车万向轮上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晶硅薄膜发电技术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钢化玻璃层、透明导电层、光吸收层、背电层和第二反光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晶硅薄膜发电技术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钢化玻璃层与透明导电层接触的接触面由若干三角形连续形成波浪形;所述透明导电层、光吸收层、背电层与钢化玻璃层表面形状与钢化玻璃层接触面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反光层下表面形状与背电层上表面形状相匹配,且第二反光层上表面为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劲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劲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06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度集成式充电停车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