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间接加热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0318.1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9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美莱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2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徐淑东;王宇杨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间接 加热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烧间接加热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换热器采用蒸汽、热水、电能源或热流体对换热器中的流体 进行加热,而某些特殊的工作现场如野外,不能提供有效的蒸汽、热水、电 能源或某种热源,无法满足对工作流体进行加热。需要通过燃烧天然气或者 燃油等获得热源,并通过传热介质间接加热工作流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某些现场没有蒸汽、热水、电能源或其它可用热源,需要对流 体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间接加热式换热器。通过燃烧天然 气、油等燃料加热罐体中的传热介质,通过传热介质加热管束中流体,使流 体升温或者汽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烧间接加热式换热器,在罐体4的一侧设置用 于加热罐体4内部传热介质的燃烧系统1,燃烧系统1与燃料入口9连通, 管束3设置在罐体4内部,其一管口与被加热流体出口7连通,另一管口与 被加热流体入口8连通;罐体4顶部分别设置与罐体4内部连通的排气烟囱 5及人孔6。
进一步,所述燃烧系统1上设置控制柜2。
进一步,所述传热介质是水、乙二醇+水混合液、恒温油或其他可传热流 体介质。
进一步,所述管束3型式为U型管、缠绕管或蛇形管。
进一步,所述流体出口7与流体入口8为左右布置、上下布置、下上布 置、或成一定角度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燃烧系统1燃烧天然气、油等燃料加热罐 体中的传热介质,通过传热介质加热管束3中流体,使流体升温或者汽化。 有效解决某些现场没有蒸汽、热水、电能源或其它可用能源,不能对流体进 行加热的问题,确保工作流体持续有效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间接加热式换热器结构图。
附图标识:1、燃烧系统;2、控制柜;3、管束;4、罐体;5、排气烟囱; 6、人孔;7、流体出口;8、流体入口;9、燃料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间接加 热式换热器。在罐体4的一侧设置用于加热罐体4内部传热介质的燃烧系统 1,燃烧系统1与燃料入口9连通,管束3设置在罐体4内部,其一管口与被 加热流体出口7连通,另一管口与被加热流体入口8连通;罐体4顶部分别 设置与罐体4内部连通的排气烟囱5及人孔6;所述燃烧系统1上设置控制 柜2;所述传热介质是水、乙二醇+水混合液、恒温油或其他可传热流体介质; 所述管束3型式为U型管、缠绕管或蛇形管;所述流体出口7与流体入口8 为上下布置。
工作流程:燃烧系统1通过燃烧燃料入口9提供的天然气、油等燃料燃 烧加热罐体4中的传热介质,再通过传热介质加热由流体入口8提供给管束 3中的流体,使流体升温或者汽化,达到换热的目的。燃烧后废气通过罐体 内管道同传热介质换热后通过排气烟囱5排入大气、人孔6用于设备检修时 人员出入罐体和设备运行时观察罐体内运行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美莱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美莱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0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糖黄酒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杨梅红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