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子泵组装铆合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9527.4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全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泵 组装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泵的成型领域,尤其是转子泵组装铆合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为转子泵组件,该转子泵组件包括泵壳100、转子200和封片300。 泵壳100具有腔体,在腔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定位槽101,在泵壳100的外圆周上设有第二定 位槽102。转子200设在腔体内,封片300设在腔体内且位于转子的上方,在封片300上设有定 位部301,定位部卡置在第一定位槽101内,防止封片300安装好后旋转,同时在安装封片300 时,还能起到对位的作用。在泵壳100上设有压制封片的印点103,在成型印点时,印点向内 发生塑性变形而卡置住封片300。
上述转子泵组件的组装过程是:先将转子200安装到腔体内,然后将封片300安装 到腔体内,将转子泵组件放入到模具中,利用模具成型铆印点103,起到固定封片300的作 用。
现有的组装铆合的方法是:先利用成型模头预压住泵壳100,然后利用压印模成型 铆印点。这样,因压印模的冲击,封片会反弹翘起,封片不能完全贴平于泵壳,影响泵的使用 性能;且铆印点会出现深度波动较大,铆紧力差异较大,存有冲压力过大引发的形变或封片 铆不住的隐患。
发明内容
在组装铆合时,为了防止封片会反弹翘起,消除冲压力过大引发的形变或封片铆 不住的隐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子泵组装铆合成型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转子泵组装铆合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下模内设有容 置腔和弹性组件;上模包括上模组件和成型模头,成型模头固定在上模组件上,所述的成型 模头包括内预压弹性压件、压印模和外预压弹性压件,内预压弹性压件装在压印模内,外预 压弹性压件装在压印模外,外预压弹性压件的底面高于内预压弹性件的底面,压印模的底 面高于外预压弹性压件的底面。
利用上述成型模具成型铆印点的方法是:通过压力机带动上模向下运动,下模在 向下运动过程中,内预压弹性压件的下端先接触到封片,给封片一预压力,然后外预压弹性 压件与泵壳接触,对泵壳施加一压力,最后利用压印模在泵壳上成型铆印点,让铆印点产生 向内的塑性变形,将封片卡置住;在成型铆印点时,内预压弹性压件和外弹性压件都会发生 弹性变形,因此,对封片和泵壳都具有预压力。
上述成型模具,由于内预弹性压件的底面低于外预压弹性压件的底面,压印模的 底面高于外预弹性压件的底面,内预压弹性压件先接触到封片,外预弹性压件后接触泵壳, 最后压印模在泵壳上成型铆印点,因此,当压印模与泵壳作用时,内预压弹性压件和外预弹 性压件已经压制住了封片和泵壳,这样,封片不会翘起,成型的铆印点对封片都能进行卡 置,对封片的固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和固定在上模座底部的上模固定板,在上 模固定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的内预压弹性压件有台阶内孔且形成有第一内腔,在台阶内孔 与上模座之间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头部位于第一内腔内。该结构方便连接内预压 弹性压件,而且由于具有第一内腔,因此,内预压弹性压件下端具有弹性变形空间。进一步 的,压印模含有内通孔和凸起的压印台,内通孔用于安装内预压弹性压件,压印台用于铆压 泵壳形成压印,压印模本体的上端位于上模固定板通孔内。该结构方便连接压印模。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预压弹性压件有台阶内孔且形成有第二内腔,外预压弹性压 件的台阶内孔的小孔紧套于压印模。该结构方便连接外预压弹性压件,而且由于具有第二 内腔,因此,外凸缘具有弹性变形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座、下连扳和下承载板,下连扳固定在下模座上, 下承载板固定在下连扳上,在下承载板上设有所述的容置腔;在下承载板上位于容置腔外 设有二个以上的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上啮合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上端伸出调节螺母。所 述的调节螺杆位于上模固定板的下方,通过调节螺杆限制下模向下运动的行程,这样,可控 制压印模压铆印点的深度,防止压铆力过大引起泵壳内腔微变形。另外,通过旋转调节螺 杆,则能调节下模向下的运动行程,以适用于不同铆印点深度的成型,扩大了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在调节螺杆上位于调节螺母的上方设有切口,方便旋转调节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全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全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9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痕折弯模
- 下一篇:一种梨形管夹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