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对射激光光电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9464.2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智林 |
主分类号: | H03K17/94 | 分类号: | H03K17/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对射 激光 光电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对射激光光电开关,主要用于各种机械自动化设备中。
背景技术:
对射激光光电开关,它是利用被检测物体对于激光光束的遮挡来检测物体的存在有无, 由功能电路输出开关信号,检测物可以是金属或者非金属,对射激光光电开关在自动化领域 被广泛用作物体检测,计数,限位等功能。由于对射激光光电开关检测距离远,光束集中, 因而也广泛应用在机场,商场,牧场,工厂等周边场所。目前市场上的对射激光光电开关所 有的元件和配件都组合在一起,所以一般体积较大,无法在空间狭小的地方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体积小,感应距离长,抗 干扰能力强的新型分离式对射激光光电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离式对射激光光电开关,包括激光发射传感器,激光接收传感器。激光发射传感 器包括激光发射头,发射功能主体,电源线。激光接收传感器包括激光接收头,接收功能主 体,电源线及信号线。激光发射头与发射功能主体分离,激光接收头与接收功能主体分离。
激光发射头包括激光二极管,第一螺纹金属管,发射透镜。发射功能主体包括发射功能 电路板,发射功能壳体。激光发射头和发射功能主体通过电线连接,实现二者的分离。
激光接收头包括接收透镜,第二螺纹金属管,光纤。接收功能主体包括接收功能电路板, 接收功能壳体,激光接收管。激光接收头和接收功能主体通过光纤连接,实现二者的分离, 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递给激光接收管。
激光发射传感器通电后,发射功能电路板开始工作,激光二极管发出激光,激光通过发 射透镜聚焦形成激光光束射出。激光接收传感器通电后,接收功能电路板开始工作,激光发 射头发出的激光通过激光接收头的接收透镜后聚焦,集中射入透镜后面的光纤,并通过光纤 将激光信号传递给激光接收管,经过接收功能电路板处理输出开关信号。激光发射头和激光 接收头的外部均为螺纹金属管,带螺纹以便于安装。采用小尺寸的激光二极管和直径3mm的 透镜,可使整个激光发射头的直径做到4mm。激光接收头中也采用直径为3mm的透镜和直 径为2.2mm的光纤,也可将激光接收头的直径做到4mm。
在激光接收传感器中,由于功能电路易受各种电磁干扰,如果直接将激光接收管装在激 光接收头内,用电线连接到接收功能电路板上的话,就无法保证接收功能电路的性能稳定。 所以采用光纤将激光接收头和激光接收主体连接,由于光纤不受任何电磁的干扰,激光接收 管又连接在被屏蔽了的接收功能电路板上,这样就避免了上述电磁干扰问题,大大提高了产 品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分离式对射激光光电开关系统示意图。
图2是激光发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激光接收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分离式对射激光光电开关,包括激光发射传感器,激光接收传感器。激光发射传感 器包括激光发射头,发射功能主体,电源线。激光接收传感器包括激光接收头,接收功能主 体,电源线及信号线。激光发射头与发射功能主体分离,激光接收头与接收功能主体分离。
激光发射头包括激光二极管(2),第一螺纹金属管(1),发射透镜(3)。发射功能主体 包括发射功能电路板(5),发射功能壳体(6)。激光发射头和发射功能主体通过电线(4)连 接,实现二者的分离。激光发射传感器通电后,发射功能电路板(5)开始工作,激光二极管 (2)发出激光,通过发射透镜(3)的聚焦形成平行激光光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智林,未经李智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9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