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穴播点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8020.7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6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郭宇兰;孙福生;刘占辉;高敬武;梁风山;刘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宇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A01C15/02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9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穴播 点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穴播点种器。
背景技术
苗圃里的工作人员穴播种子时一般需要先用镐头或锄头刨坑,再弯腰向坑内撒种子,最后用脚将坑埋上。不弯腰撒种子容易撒不准,会撒到坑的外面,弯腰撒种子则比较累。用手撒种子也不容易控制撒种的量,偶尔会出现撒多或撒少的现象,会导致有的穴位出苗过多或有的穴位缺苗,出苗过多的穴位苗会长得比其它正常穴位的苗小,虽然可以间苗,但是浪费人工,缺苗虽然可以移栽或补种,但是移栽的苗会缓苗,补种新长出的苗也会更小,都赶不上正常苗的生长,造成树苗长不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撒种子时不需要弯腰,节省人力,撒种量容易控制的手持式穴播点种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柄杆和盛种箱,柄杆的上端设有提手、下端与盛种箱相连,盛种箱的底部安装有排种器,排种器的下部设有上端固定在排种器上并与排种器的种子出口相连通的排种管,排种管下端的外部滑动套装有点地套管,点地套管上方设有套装在排种管上的压簧,压簧的上端顶压在盛种箱上、下端顶压在点地套管上端,点地套管上设有下端铰接在点地套管上、上端与排种器相配合的顶杆,顶杆随点地套管上行时可以顶动排种器单向转动实现排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使用它撒种子时不需要弯腰,更节省人力,撒种量容易控制。使用时只需要将其前端的点地套管在撒种的穴位内点一下,就可以完成撒种,操作使用简单又方便。它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还可以用来施粒状肥料,可以达到节省人力,施肥位置准确,不浪费肥料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柄杆1和盛种箱2,柄杆1的上端设有提手11、下端与盛种箱2相连,盛种箱2的底部安装有排种器3,排种器3的下部设有上端固定在排种器3上并与排种器3的种子出口相连通的排种管4,排种管4下端的外部滑动套装有点地套管5,点地套管5上方设有套装在排种管4上的压簧6,压簧6的上端顶压在盛种箱2上、下端顶压在点地套管5上端,点地套管5上设有下端铰接在点地套管5上、上端与排种器3相配合的顶杆7,顶杆7随点地套管5上行时可以顶动排种器3单向转动实现排种。
柄杆1上端的提手11为扁环状。
盛种箱2的上部为直筒状、底部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
点地套管5套装在排种管4上的上半段为圆筒状、下半段为向下弹出时位于排种管4下方可以防止堵塞的半筒状,排种管4的下端部侧向设有防止点地套管5向下滑脱的限位块41,限位块41与点地套管5的半筒状下半段缺半筒的位置相配合。
顶杆7的上端与设在盛种箱2下部的条孔滑动和摆动配合并受条孔限制位置,排种器3上同轴安装有位于排种器3外并与顶杆7的上端部沿切线方向相配合的单向棘轮31,顶杆7与点地套管5相铰接位置的上方与点地套管5之间连接有拉簧71,拉簧71使顶杆7的上端压向单向棘轮31以保证顶杆7的上端与单向棘轮31相配合。
通过更换种子槽大小不同或间距不同的排种器3,就可以改变每次点地的排种量,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种子。它还可以用于农作物播种,使用起来同样既方便又节省人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宇,未经陈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8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双体精量点播器
- 下一篇:破茬仿形精少量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