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室二氧化碳智能补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7037.0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莉;苏峻;徐勇;张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莉 |
主分类号: | A01G9/18 | 分类号: | A01G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二氧化碳 智能 补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室二氧化碳智能补偿系 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设施栽培增施二氧化碳技术是实现蔬菜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措 施之一。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在国外应用较为普遍,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一般 能使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增加30%以上。我国自70年代后开始对二氧化碳施肥 进行研究,并进行了小面积应用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随着设施栽 培面积的扩大,国外大型连栋温室与现代化栽培配套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 设施内二氧化碳施肥作为一项高产、优质的技术措施,越来越受到园艺工作 者和广大种植户的关注。
目前,国内温室大棚的自动化生产技术还未得到有效推广。影响作物生 长和促进其增产的众多环境因素还未能得到有效调控。有机肥及化肥的大量 使用使得温室作物的增产效果已经接近极限,而补充二氧化碳将是作物增产 的有效方法,对于温室密闭环境内作物的增产尤为重要。
市场上出现的二氧化碳自动施肥器仅局限于二氧化碳的产生和人为操 控,或者仅仅是根据二氧化碳浓度简单调控。但是植物生长最适二氧化碳浓 度受温湿度、光照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的控制不够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测量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强以 及二氧化碳现有浓度,并根据上述参数来调整二氧化碳浓度的智能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室二氧化碳智能补偿系统,包 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测量装置、下位机、 无线通讯模块、上位机、二氧化碳发生器以及通风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以及二氧化碳浓度测量装置均安装在温室内,所述 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测量装置分别与下位 机连接,所述下位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上位机连接,所述上位机分别与二 氧化碳发生器以及通风装置控制连接。
优选的,该二氧化碳智能补偿系统还包括用于提供能源的电源模块,所 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同时与太阳板电池板 以及电网连接。
优选的,该二氧化碳智能补偿系统还包括显示报警模块,所述显示报警 模块与上位机连接。
优选的,该二氧化碳智能补偿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一方面与 上位机连接,另一方面通过无线基站与智能手机通讯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ZigBee无线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室二氧化碳智能补偿系 统,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装置对 温室的内环境,即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并 将数据通过下位机收集,再经无线通讯模块上传至上位机,由上位机根据测 量得到的环境参数,计算出植物在当下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最适二氧化碳浓度。 同时,上位机可以根据计算结果,控制二氧化碳发生器及通风装置工作,来 调整二氧化碳浓度,创造出植物生长的最适环境,达到增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室二氧化碳智能补偿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室二氧化碳智能补偿系统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1、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
13、光强传感器14、二氧化碳浓度测量装置
15、下位机16、无线通讯模块
17、上位机18、二氧化碳发生器
19、通风装置20、太阳能电池板
21、显示报警模块22、服务器
23、无线基站24、智能手机
25、沼气池26、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莉,未经吴文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7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