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除尘加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6468.5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辛东京;毛传森;扬洋;王宝;黄冲;乔健;赵文;董朋;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55***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井下 除尘 加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除尘加湿 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在煤矿井下的巷道内产生大量的煤岩粉尘,由于煤矿 井下的巷道空间的局限性,煤岩粉尘的产生不仅危害工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可能 会引起爆炸,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井下除尘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作业,目前 是在巷道内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喷雾净化装置,通过喷雾产生的水气降低粉尘漂浮 物的流动,以净化空气,但是由于煤矿井下用水所含杂质较多,时间一长,易腐 蚀水管而且杂质和锈蚀物质会堵塞喷嘴,造成喷嘴不能正常产生水气,影响除尘 效果,而且需要经常更换,费用较大。另外,矿井内空气干燥会加剧粉尘的飞扬, 不但不利于工人的健康,还影响了矿井下工人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除尘加湿装置,通过设置捕 尘门和喷雾装置相结合,通过喷雾装置在捕尘门上形成水幕,通过水幕进行除尘, 除尘效果显著,并可以对矿井内空气进行加湿,增加矿井内的空气湿度,为矿工 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工人的健康和生产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除尘加湿装置,包括设置在煤矿巷道断面顶部的支架、 覆盖巷道断面的捕尘门和喷雾装置,所述支架上设有滑道,支架下方设有捕尘门, 所述捕尘门由铝合金边框和固定在边框上的捕尘网构成,捕尘门上方设有连接 杆,连接杆与捕尘门之间设有与两者连接的销轴,连接杆上设置有滚动于滑道上 的滑轮,所述捕尘门顶端支架的下方上安装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包括喷雾软管, 喷雾软管上均匀分布有水幕喷嘴,水幕喷嘴由喷头主体和喷射口构成,喷头主体 的端部开有喷射口,喷射口的下方设有散射片,所述散射片的中心设有锥形凸起, 散射片的边缘呈连续波浪形,所述喷雾软管的进水口连接净化水箱,净化水箱连 接供水管,所述净化水箱内设有水流挡板,水流挡板垂直设置在净化水箱内部的 顶盖上。
所述的支架左右两侧固定有吊钩。方便安装。
所述的捕尘网为玻璃纤维丝网。玻璃纤维丝网无毒无味、防火阻燃、防静电、 不沾灰,耐酸碱。
所述的玻璃纤维丝网的孔径为100-120目。
所述的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
所述的净化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渣阀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煤矿井下的除尘加湿装置,通过设置捕尘门和喷雾装置相 结合,通过喷雾装置在捕尘门上形成水幕,通过水幕进行除尘,除尘效果显著, 能够极大的改善巷道环境,而且可以自动过滤除尘,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矿井的正 常通风,并可以对矿井内空气进行加湿,增加矿井内的空气湿度,为矿工提供适 宜的工作环境;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滑道,支架下方设有捕尘门,捕尘门上方设有 连接杆,连接杆与捕尘门之间设有与两者连接的销轴,连接杆上设置有滚动于滑 道上的滑轮,当没有人和车辆通过时,捕尘门处于关闭状态,阻挡了煤尘,起到 了防尘的作用,当有车辆通过的时候,只需要将捕尘门以销轴为圆心旋转90度, 并将捕尘门移动到左右一侧即可以通行车辆,捕尘门打开,既达到了阻挡煤尘的 作用,又不影响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工人的健康和生产的需要; 所述捕尘门顶端支架的下方上安装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包括喷雾软管,喷雾软管 上均匀分布有水幕喷嘴,水幕喷嘴由喷头主体和喷射口构成,喷头主体的端部开 有喷射口,喷射口的下方设有散射片,所述散射片的中心设有锥形凸起,散射片 的边缘呈连续波浪形,通过散射片使水向四周扩散,水雾均匀喷射范围广,显著 的提高喷雾和除尘效果,节约水资源;所述喷雾软管的进水口连接净化水箱,净 化水箱连接供水管,净化水箱内设有水流挡板,水流挡板垂直设置在净化水箱内 部的顶盖上,通过净化水箱,能够有效沉淀矿井水中的杂物,以避免杂物堵塞水 幕喷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幕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射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未经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64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煤矿安全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用洒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