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6260.3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楠;李晟阳;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人士的多功能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
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来说,独立使用轮椅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坐在轮椅上以后能够通过双手推动轮椅运动,但是不能独立上下轮椅,需要护理人员协助,现有的轮椅在使用时,往往需要护理人员将行动不便人士抱到轮椅上,在此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承担其身体全部重量,对于身体较为柔弱护理人员来讲,是一种挑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开发设计一种方便残疾人上下和护理人员操作的轮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轮椅,通过将现有轮椅拆分为升降椅和可行走支撑体两部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无需承担残疾人整体重量,能够减轻劳动强度,防止出现二次伤害,确保使用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升降椅和可行走支撑体,所述升降椅和可行走支撑体为分体结构,所述升降椅与可行走支撑体中部设置的滑道插接成一体结构,所述可行走支撑体包括水平设置的U形支撑架、行走轮、万向轮、扶手、万向轮和滑道,所述U形支撑架两侧均为竖向设置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后下部顶角位置水平安装贯穿U形支撑架的轮轴,轮轴两端分别安装行走轮,所述U形支撑架两侧对称设置两根斜支撑杆,每根斜支撑杆下端安装万向轮,所述U形支撑架两侧顶端水平安装扶手,所述滑道为U形框架,U形框架水平安装在U形支撑架顶部,所述滑道为向内开口的槽钢。
所述斜支撑杆下部内侧固定安装脚踏板。
所述升降椅包括水平框架、液压缸、支腿、椅垫和靠背,所述支腿为水平设置的十字交叉状结构,十字交叉状结构中心部位竖向安装液压缸,液压缸顶端固定安装水平框架,水平框架上部安装椅垫,水平框架一端竖向安装靠背,靠背与水平框架插接,所述液压缸配套安装升降开关,所述水平框架的宽度与所述滑道宽度相同,所述水平框架的厚度与滑道开口尺寸相同。
所述滑道顶面两侧竖向安装用于锁定升降椅和支撑体的锁定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现有轮椅拆分为升降椅和可行走支撑体两部分,在需要将残疾人移动到轮椅上时,将升降椅和可行走支撑体分离,并将升降椅的靠背摘下,同时使椅垫高度与床平齐,此时将残疾人臀部移动到椅垫上,此时降低椅垫的高度,使水平框架高度与滑道的高度一致,将支撑体前推与升降椅合体后使用锁定钮锁定,即完成轮椅组装,在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无需承担残疾人整体重量,减轻劳动强度,防止出现二次伤害,确保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升降椅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升降椅;1-1、靠背;1-2、椅垫;1-3、水平框架;1-4、支腿;1-5、升降开关;1-6、液压缸;2、可行走支撑体;2-1、扶手;2-2、锁定钮;2-3、滑道;2-4、轮轴;2-5、行走轮;2-6、支撑架;2-7、万向轮;2-8、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6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行走轮摆动的双节四履带爬楼轮椅
- 下一篇:特殊儿童康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