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调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5708.X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6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斌;单筱攸;张振宽;王安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正基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调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永磁调速 器。
背景技术
永磁调速器,主要是由导体转盘和由调节机构调节的永磁转盘 组成,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永磁转盘与导体转盘在轴线方向上的相对 位置,以改变永磁转盘与导体转盘耦合的有效部分,即改变两者之 间传递的扭矩,能实现可重复的、可调整的、可控制的输出转速, 实现调速节能的目的。
现有的永磁调速器存在调速范围有限的问题,因此,如何实现 提高永磁调速器的调速范围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调速器,以改善上述的问 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永磁调速器,包括由调节机构调节的永磁转盘和与所述永 磁转盘配合的导体转盘,所述永磁转盘与所述导体转盘共轴;
所述导体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第一环,所述第一环的侧壁 间隔设置有第一导体圈和第二导体圈;
所述永磁转盘与所述导体转盘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第一载 磁环,所述第一载磁环的侧壁间隔设置有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所 述第一磁环和所述第二磁环均包括多个永磁体,每个所述永磁体的 磁极方向与所述磁转盘的轴线垂直,且所述多个永磁体中相邻的两 个永磁体的磁极相反;
所述第一导体圈临近所述第一磁环设置,所述第二导体圈临近 所述第二磁环设置,所述永磁转盘可在调节机构的调节下沿所述永 磁转盘与所述导体转盘的轴线方向偏移。
如上所述的永磁调速器,优选地,所述第一载磁环位于所述第 一环内,所述第一导体圈和所述第二导体圈均位于所述第一环的内 侧壁,所述第一磁环和所述第二磁环均位于所述第一载磁环的外侧 壁。
如上所述的永磁调速器,优选地,所述导体转盘上还设置有外 凸的第二环,所述第二环与所述第一环均位于所述导体转盘的同侧, 所述第二环位于所述第一环内;
所述永磁转盘上还设置有外凸的第二载磁环,所述第一载磁环 与所述第二载磁环均位于所述永磁转盘的同侧,所述第二载磁环位 于所述第一载磁环内;
所述第二环位于所述第一载磁环和所述第二载磁环之间,所述 第二环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三导体圈,所述第二载磁环的外侧壁设置 有与所述第一磁环构造相同的第三磁环,所述第三导体圈临近所述 第三磁环设置。
如上所述的永磁调速器,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的外侧壁设置有 散热片。
如上所述的永磁调速器,优选地,所述第一环上设置有注水孔。
如上所述的永磁调速器,优选地,所述第一环上设置有多个所 述注水孔,多个所述注水孔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的永磁调速器,优选地,多个所述注水孔将所述散热 片分隔成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
如上所述的永磁调速器,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和所述第二环均 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的永磁调速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圈和第二导体 圈均为铜圈。
如上所述的永磁调速器,优选地,所述多个永磁体均为磁钢材 料制成。
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永磁调速器具有如下的有益 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永磁调速器通过在第一环的内侧壁间隔设置 第一导体圈和第二导体圈,并在第一载磁环的外侧壁间隔设置分别 与第一导体圈和第二导体圈对应的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在运行的 过程中,当永磁转盘在调节结构的调节下沿永磁转盘与导体转盘的 轴线方向偏移时,第一导体圈和第二导体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的涡电 流同时发生改变,相对于传统的永磁调速器,反感磁场的变化更大, 偏移相同距离时,能获得更大的降速范围。
进一步的,导体转盘上还设置有第二环,磁转盘上还设置有第 二载磁环,并在第二环的内侧壁设置第三导体圈,第二载磁环的外 侧壁设置与第三导体圈对应的第三磁环,能够进一步增加永磁调速 器的降速范围。
进一步的,第一环的外侧壁设置有散热片,能有效增加永磁调 速器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环上设置有注水孔,可通过注水孔向永磁调速 器内注水,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使发热的永磁调速器能快速冷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正基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鞍山正基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5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移相控制的两电容SCC拓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同步发电机组的增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