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轨喷油器及其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5689.0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明;丁铁新;尚伟;秦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61/16 | 分类号: | F02M6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地址: | 10016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油器 及其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轨喷油器及 其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发动机节能环保的迫切需求,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喷射压力在 急剧提高。在超高压的驱动下,如何有效防止燃油向低压的泄漏即实现可 靠的密封已成为共轨喷油器开发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常见的共轨喷油器控制阀座区域的剖面图如图1、2所示。基于加工、 装配工艺的考虑,控制阀座3的外圆面3A与喷油器体5的内圆面5A及内 柱面5C采用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常在100微米以内。该配合面上部为高压 油腔6、下部为低压回油腔4,为防高压燃油向低压腔的泄漏,在配合间隙 中安装密封单元。而为满足共轨喷油器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密封单元 必须同时具备如下基本条件:密封单元与配合密封面间具有足够大的接触 压力、密封单元本身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能够耐高温、防挤出、抗 蠕变。
目前,针对共轨喷油器控制阀座裙部密封单元的工作成果与专利文献 很多。如专利文献CN100412353C中提到采用聚四氟乙烯的楔形密封圈。聚 四氟乙烯在密封领域很常见,但聚四氟乙烯抗高温、抗蠕变能力差,聚四 氟乙烯密封材料沿填充缝隙中挤出失效非常常见。为增强聚四氟乙烯的密 封性能,常在聚四氟乙烯中填充一定比例的铜粉,因受聚四氟乙烯本体特 性所限,填充铜粉很难显著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抗蠕变性能;并且铜粉的 添加使密封材料的脆性增加,抗拉性能下降,易于断裂。根据现有文献资 料,受现有塑性材料的局限性,共轨喷油器裙部的超高压密封中没有塑性 密封圈单独使用的情况介绍。为解决密封单元在高温、超高压下的挤出失 效,一般需要增加辅助结构,如专利文献CN201206522Y与CN103899462A 分别提出了辅助密封单元支撑的支撑环结构,如图1、2中所示,密封单元 包括密封圈1和支撑环2,密封圈1的上、下、左、右端面分别为1A、1D、 1B、1C,支撑环2安装在喷油器体5的台阶面5B上,密封圈1的下端面1D 与支撑环2的上端面接触,该支撑环2与密封圈1配合使用,密封的可靠 性有所提高。但支撑环2在设计时需要保证已渗入密封圈1的微量燃油的 泄漏通道,需加工多个卸油槽。由于喷油器支撑环2尺寸本身很小,同时 保证支撑与卸油的功能使得加工工艺复杂,如专利文献US6845756B2所述 因支撑环2在喷油器上的装配工艺复杂,成品率低、可靠性差、给批量生 产带来困难。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密封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 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加工工艺简单,易于装配, 密封效果可靠,使用寿命长久的新的共轨喷油器用密封装置,成为当前业 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共轨喷油器的密封装置,使其加工 工艺简单,易于装配,密封效果可靠,使用寿命长久,从而克服上述现有 密封装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所述密封装置的共轨喷油 器,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轨喷油器的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喷油器体与控制阀座之 间的环形腔内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制成,并用于过盈 装配在所述环形腔内。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密封圈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为圆柱面,所述 密封圈的上、下端面为环形平面、V型面或斜面。
所述密封圈装配的过盈量为50微米至300微米。
所述密封圈的高度为2mm。
所述密封圈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加工而成。
所述密封圈的下端面为平面且直接与所述喷油器体台阶面接触。
所述密封圈底部还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设于所述环形腔体底部、 喷油器体台阶面上。
一种共轨喷油器,具有所述的密封装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密封圈用于共轨喷油器控制阀座裙部径向密封,材料优异、结构 简单,其所采用的聚醚醚酮非常适合于喷油器中的高温、高压的密封环境, 如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适用于燃油环境,具有很好的弹性,适用于过 盈配合。
(2)结构上密封圈同被密封件配合的内侧面1B、外侧面1C为圆柱面可 保障密封效果,简化加工工艺和装配操作;密封圈的顶面1A与底面1D可 做成平面、V型面或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5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