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瞬时减速的减震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5554.4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喻全余;姜毅;汪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9/02 | 分类号: | B60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瞬时 减速 减震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瞬时减速的减震车轮。
背景技术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的出行方式趋于便利化,轻松化,安全化。但 同时在家用轿车越来与普及的同时,其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 们的重视。作为低碳出行的基本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由于它的便 利性与环保性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但目前市场上的自行车轮本身基本 都是靠钢丝起到缓震作用,几乎没有瞬时减速作用。所以从舒适性和安全性角度 来说,车轮结构的优化还有很大的空间,但如何使这些代步工具更舒适、更安全, 这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瞬时减速的减震车轮, 减震的同时可以瞬时减速,确保车轮行驶的稳定性及人员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瞬时减速的减震车轮结构,包括轮圈,所述的轮圈外侧有沟槽,可安 装橡胶轮胎,所述的减震车轮还包括弹簧减震器,连接杆及固定盘,所述的固定 盘由大圆盘及小圆盘叠铸而成,固定盘位于轮圈内部中心位置,与轮圈处于同一 平面内;所述的弹簧减震器位于轮圈与固定盘之间,其包括上固定架,弹簧本体, 支撑杆及下固定架,所述的上固定架与轮圈之间及下固定架与大圆盘之间通过螺 栓连接,所述的弹簧本体固定于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之间,所述的支撑杆穿过弹 簧本体内部,一端固定于上固定架上,另一端穿过下固定架上的通孔与连接杆的 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的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小圆盘螺栓连接,所述的支撑杆与连接 杆成30-45°夹角,支撑杆伸出下固定架通孔的部分与螺母相互配合,通过调节 螺母的旋入量来确定弹簧本体的预紧程度。
所述的轮圈内侧沿周向均匀分布有4个第一固定耳,所述的第一固定耳与上 固定架顶部的第二固定耳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第一固定耳的指向与轮圈的半径成20-35°夹角。
所述的大圆盘侧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4个第三固定耳,所述的第三固定耳与 下固定架上的第四固定耳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小圆盘侧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4个第五固定耳,所述的第五固定耳与 连接杆上的第六固定耳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下固定架包括圆柱体、底座及第四固定耳,所述的圆柱体位于底座的 一个端面上,且圆柱体外径小于弹簧本体内径,所述的第四固定耳位于底座的另 一个端面上,且与大圆盘侧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三固定耳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支撑杆为细长圆柱体。
所述的弹簧本体采用内嵌入式或者卡盘式固定在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之间。
所述的支撑杆采用圆柱销或者螺纹拧紧的方式固定在上固定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弹簧减震器的存在,可以达到全方位减震 的效果,由于连接杆带动固定盘做周向转动,固定盘运动趋势与轮圈的行驶方向 恰好相反,可以在减震的同时达到瞬时减速的效果。这种结构的设计不仅有效减 少了车辆在颠簸时引起的震动,同时造成的固定盘反向运动有效的制约了车轮的 前进速度,为车辆整体提供了很好的速度稳定性,以及驾驶人员的舒适安全性。 本车轮,减震减速效果好,可适用于脚踏车,电动自行车,小型三轮车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簧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轮圈;2-弹簧减震器;3-连接杆;4-固定盘;5-大圆盘;6- 小圆盘;7-上固定架;8-弹簧本体;9-支撑杆;10-下固定架;11-螺母;12-第 一固定耳;13-第二固定耳;14-第三固定耳;15-第四固定耳;16-第五固定耳 16;17-第六固定耳;18-圆柱体;1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55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