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数控车床深孔加工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4816.5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9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笃海;刘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中恒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0 | 分类号: | B23B4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数控车床 加工 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数控车床深孔加工装置,特别是其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机械加工零部件的深孔加工主要由专用深孔设备加工。而现有的一般专用深孔加工设备最大加工范围在Φ600mmx8000mm以下,并且深孔加工专用设备购置及工装,附件制造成本非常高。对于水力、火力等发电机的大型主轴,石油输送管道的管模,矿山冶金及压力设备零部件加工其内孔直径均在φ1000mm以上,内孔加工长度均在8000mm以上。像此类大直径超长内孔深孔加工过程因加工件状况不便观察等因素成为切削加工的技术难题。特别是超长孔的加工,更是受到工装、刚度、强度、切削刀具磨损、冷却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孔的加工难度更大。随着产品的复杂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解决大直径超长孔深孔加工也成为赢得市场订单的重要技术储备。
另外,目前的深孔加工装置的进给系统采用气缸或者液压油缸提供进给动力,如中国专利CN201010156372公开了一种深孔加工设备,其进给系统包括后缸、前缸、气源和电气控制系统,气源连接在三位五通阀的进气口上,前缸通过前缸管路与三位五通阀反动作出气口相连,后缸通过后缸管路与三位五通阀正动作出气口相连,并且前缸管路上设置有前缸电磁阀,后缸另外设置有工进管路与三位五通阀反动作出气口相连,工进管路上设置有工进电磁阀、减压阀。此种结构的进给装置结构复杂,维护不便且控制精度不高,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型深孔加工装置由于加工的孔较长需对进给动力精确控制的要求。对于加工大型工件来说,现有的尾座直接就是底座与上盖连接,由于镗杆直径高度都较大,如采用现有结构的直接放大来适应,会造成底座重量增大,吊装不便,且不能适应不同直径的镗杆。要加工大型工件的加工设备,设备的功率和输出的力矩选择也不一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数控车床深孔加工进给装置,以解决现有进给装置结构复杂、维护不便、控制精度不高、吊装不便以及兼容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数控车床深孔加工进给装置,包括进给尾座3,进给尾座3安装在导轨4上,还包括直流伺服电机1、减速器2以及控制器5;控制器5包括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器5与直流伺服电机1电性连接,且能控制直流伺服电机1的参数;直流伺服电机1通过减速器2与进给尾座3固定连接,进给尾座3内设有连接减速器2与导轨4的传动装置,将直流伺服电机1通过减速器2输出的动力传递到导轨4上,以使进给尾座3能相对于导轨4左右运动,所述直流伺服电机1的功率为8-12KW,所述减速器的减速比为1/50-1/1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直流伺服电机、减速器与控制器组成的进给系统结构简单可靠、维护方便、能够控制快速平移和进给运动。在原来的底座上增加上座,提高装置的兼容性和吊装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型数控车床深孔加工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进给装置应用到大型数控车床深孔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型数控车床深孔加工进给装置包括直流伺服电机1、减速器2、进给尾座3、导轨4以及控制器5。直流伺服电机1通过减速器2与进给尾座3固定连接,进给尾座3安装在导轨4上,进给尾座3里设有连接减速器2与导轨4的传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将直流伺服电机1通过减速器2输出的动力传递到导轨4上,以使进给尾座3能相对导轨4左右运动。所述传动装置为公知技术例如齿轮齿条等,只要是能将伺服电机绕轴向的转动转化为沿导轨4左右运动的部件都行。控制器5属于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包括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器5与直流伺服电机1电性连接,以控制直流伺服电机1的转速,扭矩等参数。所述尾座3包括底座11、位于底座11上的上座12和与上座配合的上盖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中恒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德阳市中恒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4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镶合金钻头
- 下一篇:双龙门数控钢管束多头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