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针式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4431.9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固来发电力金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22 | 分类号: | H01B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6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用于支撑和固定导线的复合针式绝缘子。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具有很高的抗弯曲,抗冲击性、抗震性和防爆性能优越。内绝缘可靠、重量轻,是传统钢化玻璃绝缘子的理想换代产品。复合绝缘子是由环氧玻璃纤维棒制成芯棒和以硅橡胶为基本绝缘体构成的,环氧玻璃纤维棒的机械强度相当高,为普通钢材强度的1.6一2.0倍,是高强度瓷的3一5倍。三层的硅橡胶绝缘伞裙具有良好的耐污闪性能,不会产生裂纹、破损、瓷釉脱落等普通陶瓷绝缘子常有的现象。
现有的10~20kV复合针式绝缘子质量轻、体积小、便于运输和施工安装,尤其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提高了输电线路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同时在居民区也不易受到人为破坏。但对于多风、且风力大的地区来说,由于导线受风力等外力影响而颤抖,使得连接螺栓松动,常遇到因裸导线脱落而造成导线搭落在铁横担上发生输电线路短路现象,严重影响正常供电。同时也易磨损导线,发生断线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可提供稳定连接的复合针式绝缘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针式绝缘子,包括芯棒、设于芯棒上的伞裙、设于芯棒一端的接线头和设于芯棒另一端的螺杆头,所述芯棒与螺杆头的连接端面设有一圈防滑部,所述防滑部由截面为三角形的摩擦块以螺杆头的轴心为中心围绕一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针式绝缘子以带有螺杆头的一端连接之后,螺母将抵接在防滑部上,防滑部是以截面为三角形的摩擦块以螺杆头的轴心为中心围绕一圈而成,由于三角形的斜边存在,所以必然是单向结构,即,可以设置成螺母的旋紧方向可以在防滑部上轻松转动,而当螺母需要逆向旋松时,会受到防滑部的作用不易轻易倒转,即,对于多风、且风力大的地区来说,由于导线受风力等外力影响而颤抖,不会轻易使得连接螺栓松动,保证了绝缘子的连接牢固性。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摩擦块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其斜边的倾角呈15°~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摩擦块的截面形状设置成直角三角形的方式,其一边为直角边与螺杆头的轴线平行,对于螺母的倒转防止能力最佳,且其斜边设置成15°~30°,对于顺向旋紧螺母时更加轻松顺畅。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接线头呈柱形且相对芯棒的另一端面设有卡线凹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线设置在卡线凹陷内,然后再在接线头上压设上压块之后,对于电线的连接牢固性大幅度增加。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卡线凹陷从接线头朝芯棒的轴线方向呈一端开口的U形,且该卡线凹陷从接线头的侧面方向投影大致呈S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电线的时候,可以从接线头的端面,即呈U形端面处直接轻松的放入,然后卡线凹陷从接线头的侧面方向投影大致呈S形,使得放入卡线凹陷之后的电线能够受到其弯折结构的限位,卡接的非常牢固,不容易从接线头的侧面直接被抽出。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接线头和螺杆头与芯棒之间还设有加强段,所述加强段的直径大于芯棒的直径。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加强段的外周壁设有均匀间隔的矩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直径比芯棒大的加强段,不容易使得此容易受到弯曲和剪切应力集中的部分受到损伤折弯,从而从整体上加强了绝缘子的使用性能,并且在加强段的外周壁设置了均匀间隔的矩形槽,在整体的重量上得到了减轻,并且增加了其柔性可变形变性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与螺杆头连接部分的芯棒端面上设置的防滑部和设置在接线头上的卡线凹陷,使得绝缘子的连接牢固稳定性能大幅度提升,不容易受到多风、且风力大的地区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实施例的整体轴测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中,1、芯棒;2、伞裙;3、螺杆头;4、接线头;41、卡线凹陷;5、摩擦块;6、加强段;7、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固来发电力金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固来发电力金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44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