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小客车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3623.8 | 申请日: | 2016-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5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龙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J7/16;B62D31/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3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小客车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小客车车厢,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型客车促进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发展,还能降低交通成本,节约能源,广泛应用于企业、家庭等小型交通运输领域。
现有的小客车前门大多数采用车门和车身铰接,不能开着车门行驶,开门时容易发生事故,并且通风效果差,行驶时因后部不通风而使阻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通风效果,减少阻力,开门时不增加车体宽度,可开着门行驶的新型小客车车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小客车车厢,它包括车体,车体内设置有前座和后座,所述车体在其两侧车门处漏空,两侧车门的外部均设置有一个转动式车门,所述转动式车门的一端与车体侧面铰接,从而可以与车体在垂直方向上相对转动,所述车体的车顶为转动式车顶。
所述转动式车门一端与车体侧面铰接,另一侧通过气压顶杆与车体相连。
所述转动式车门的另一端固定有一个电机,该电机的输出端外设置有齿轮,所述车体的两侧设置有弧形的齿条,齿轮与电机的齿轮配合,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式车门转动。
所述转动式车门中铰接有自动起落小块。
所述车体的后部为转动式后厢盖,转动式后厢盖可以前后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这种新型小客车车厢通过将车门改成转动式车门,这样便能开着车门行驶,从而方便了进出,特别适合环卫垃圾收集车、城管巡逻车、景区游览小车,并且行驶时可以打开车门和转动式后厢盖开车,可以有效通风,减少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小客车车厢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动式车门和转动式后厢盖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动式后厢盖向前翻起后座人员进出口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转动式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自动起落小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小客车车厢第二种实施例,转动式车顶两侧同时放下、转动式车门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转动式车顶两侧同时收起,转动式车门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车体及座位的侧视图。
图9为图7的车体及座位的俯视图。
图10为图6中转动式车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6中转动式车门的示意图。
其中:车体1、前座2、后座3、转动式车门4、电机5、齿条6、转动式车顶7、转动式后厢盖8、气压顶杆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小客车车厢,包括车体1,车体1内设置有前座2和后座3,所述前座2和后座3可以上下翻动来减少空间占用,所述车体1在其两侧车门处漏空,两侧车门的外部均设置有一个转动式车门4,所述转动式车门4的一端与车体1侧面铰接,转动式车门4另一侧通过气压顶杆9与车体1相连,通过气压顶杆9实现转动式车门4的转动,从而可以与车体在垂直方向上相对转动,转动式车门4中铰接有自动起落小块,自动起落小块当转动式车门4向前翻起时可以随重力落下,起到辅助遮挡车门的作用,并且所述转动式车门4的另一端可以固定有一个电机5,该电机5的输出端外设置有齿轮,所述车体1的两侧设置有弧形的齿条6,齿轮6与电机5的齿轮配合,通过电机5带动转动式车门4转动,并且车体1的车顶为转动式车顶7,车体1的后部可以设置转动式后厢盖8,所述转动式车顶7和转动式后厢盖8均可以转动,并且第二种实施例里的车体1前大后小,可以确保转动式车顶7翻转时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龙,未经徐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3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