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1668.1 | 申请日: | 2016-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4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辉;赵珊珊;韩娇;赵在立;张义飞;卞大伟;尚尔嵩;李显君;杨雨春;林士杰;包广道;李岩;李娟;林峰;王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33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林 体系 垂直 配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装置,属于防护林体系垂直配 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护林(Shelterforest)是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分指林木的内部结构 特征)。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 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森林群落。它是中国林种分类中的一个主要林 种。宁夏水土保持防护网状的防护林类型防护林一般有人工营造的(包 括连片林地、林带和林网)和由天然林中划定的(如水源涵养林、水土 保持林等)两类,严禁砍伐和破坏。营造防护林时必须根据“因地制宜, 因需设防”的原则。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就已提出过要保护森林,禁山泽,防止水土流失。 南宋淳佑三年(1243)魏岘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为古书中较早、较 系统阐述森林的作用的一部著作。清末梅曾亮所著《书棚民事》中,则 描述了山地开荒之害,特别是较详尽地阐述了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风 沙地区的人民多运用造林种草来防风固沙,以保障农田生产。19世纪初, 俄国一些学者在俄国的欧洲部分营造了防止干旱风,保障农田生产的草 原防护林,并首先建立试验研究站开展农田防护林的科学研究工作。此 后,美国西部防护林计划,苏联欧洲部分斯大林改造自然计划,中国在 1949年以来规划营造的东北西部、内蒙东部防护林等的实施均证明,这 些已营造的防护林在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发 挥了良好的作用。1978年11月经中国政府批准,开始兴建的“三北” (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被称为绿色长城。它涉及 到11个省(区)的范围。
然而,现有的防护林并没有什么完善的保护措施,如果防护林发生 了火灾等意外情况时,管理人员很难及时的发现,等发现意外情况时再 进行处理已经导致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一种防护林体系垂直配 置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林体系垂 直配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安 全防护性好,有效的保护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 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装置,包括总控制中心、防护林和消防栓,所述防护 林由A区防护林、B区防护林、C区防护林和D区防护林组成,所述A区防 护林内设置有A区火险监测塔,所述B区防护林内设置有B区火险监测塔, 所述C区防护林内设置有C区火险监测塔,所述D区防护林内设置有D区 火险监测塔,所述消防栓安装在防护林内,所述总控制中心安装在C区防 护林内,所述A区火险监测塔、B区火险监测塔、C区火险监测塔和D区火 险监测塔均与总控制中心通过局域网络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总控制中心与警报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总控制中心与消防中心通过3G局域通信网络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消防栓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消防栓分别设置在A区 防护林、B区防护林、C区防护林和D区防护林内。
进一步地,所述A区火险监测塔、B区火险监测塔、C区火险监测塔和 D区火险监测塔均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装置 结构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将防护林划分为四个区域,在每个区域都 安装有火险监测塔和消防栓,在防护林发生火灾时,会立即被火险监测塔 监测到,然后监测塔通过局域网将信息传输给总控制中心,总控制中心再 将信息分别传输给警报装置和消防中心,以便于控制中心和消防中心及时 救火,尽量的较低损失。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 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图中:1-A区火险监测塔、2-B区火险监测塔、3-C区火险监测塔、4-D 区火险监测塔、5-总控制中心、6-警报装置、7-消防中心、8-防护林、9-B 区防护林、10-C区防护林、11-D区防护林、12-A区防护林、13-消防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1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冶金转毂齿轮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种植火龙果的支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