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点火线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61190.2 | 申请日: | 2016-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硕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F02P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点火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中的点火线圈用于将低电压转变为高电压,该高电压驱动火花塞放电点火,从而引燃发动机气缸内的油气混合气。
目前,公告号为CN2014397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包括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上设有高压接杆,所述高压接杆靠近线圈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的凸台,所述高压接杆和火花塞连接的一端设有橡胶插头,这种点火线圈通过橡胶插头使点火线圈和火花塞之间密封性更好,但是,众所周知,点火线圈在点火时会产生高温高压,此时对点火线圈的强度和散热性均会有要求,上述专利中的点火线圈散热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高的汽车点火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点火线圈,包括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上连接有高压接杆,所述高压接杆远离线圈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以和火花塞插接的橡胶插头,所述高压接杆的外圆周上套设有用以散热的铁质杆套。
通过上述设置,高压接杆外的铁质杆套的散热性能好,可以将高压接杆产生的热量快速的传导开来散发掉,降低高压接杆的温度,保证点火线圈的工作质量。
优选的,所述铁质杆套上设有轴向开口。
通过上述设置,铁质杆套的轴向上开了一条口,将铁质杆套沿其轴向分割开,就相当于一个一侧开口的套管,给铁质杆套的形变预留了空间,当高压接杆受热膨胀时有效防止其撑破铁质杆套,同时铁质杆套自身也会热胀冷缩,轴向开口给其形变提供了余量可以保证铁质杆套自身不会应形变而损坏。
优选的,所述高压接杆的轴向上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位于轴向开口内。
通过上述设置,限位条可以防止铁质杆套在高压接杆外任意转动造成点火线圈在发动机上安装不稳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高压接杆的外圆周上靠近线圈本体的一端套设有橡胶密封套。
通过上述设置,橡胶密封套可以密封发动机上的安装孔,有效防止外界的粉尘和油污进入发动机内,或者发动机内的油雾溢出。
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套上设有与高压接杆贴合的内环、套于发动机安装孔外的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凹槽。
通过上述设置,内环贴合高压接杆防止杂质沿其轴向进入或者溢出,外环用于包裹于安装孔外,安装孔壁则嵌入内环和外环之间形成的环形凹槽内,这种内外嵌套的形式密封效果大大提高。
优选的,所述高压接杆靠近线圈本体一端的限位条上设有限位块,所述橡胶密封套的内环上设有与限位块配合的环形槽。
通过上述设置,环形槽位于内环的内环面上,相当于在内环的内环面上形成一个台阶,限位块卡与环形槽中,可以有效限制橡胶密封套向下滑动,保证橡胶密封套的位置。
优选的,内环的内环面上还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槽。
通过上述设置,内环贴合高压接杆,点火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排气槽可以将热量从排气槽中散发出去,降低高压接杆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线圈本体的一侧设有定位孔。
通过上述设置,定位孔可以将点火线圈稳定的固定于发动机上,在发动机振动时有效防止点火线圈任意转动或偏移。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中套设有铝制衬套。
通过上述设置,铝制衬套一方面可以防止定位孔因油雾的腐蚀而损坏影响其定位效果;另一方面,铝制衬套的表面有一层氧化膜,耐磨性好,可以防止定位孔磨损。
优选的,所述橡胶插头的外圆周上设有密封凸环。
通过上述设置,橡胶插头插入火花塞中,其上的密封凸环可以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防止火花塞内的油雾溢出,保证点火线圈不被腐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在高压接杆的外圆周上套设铁质杆套的形式增强了点火线圈的散热性,保证点火线圈不会过热损坏,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汽车点火线圈去掉橡胶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橡胶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橡胶密封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硕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硕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1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带电安装的开口电流互感器
- 下一篇:新型三相干式变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