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称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1096.7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夏曙光;许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高曼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52 | 分类号: | G01G19/5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9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空作业 工作 称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车,具体是一种应用于高空作业车上的工作 斗称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和生产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高空作业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建筑、家装、电力作业、大型商场、大型文体活动场地设施布置和安装, 轻轨和桥梁建设,大型设备比如飞机等的日常维护和清洁等许多方面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应用越来越广,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为了 适应各种恶劣的工况,确保作业车的安全可靠,就必须对高空作业车的结 构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设计。
高空作业车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人是站在工作斗里面作业的。工作斗 的负载重量包括人和所携带的工具的重量。因人的体重以及作业场合不同, 负载重量也常常各不相同,如果负载重量超出设计的重量很多,则有可能 产生安全事故,因此,为保证作业车的使用安全,必须对工作斗负载的重 量进行监测。
而现有的高空作业车称重方案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工作斗底部四 个角落设置四个传感器,另一类是把称重传感器装在工作斗的一侧,让工 作斗与臂架总成直接通过称重传感器连接。但上述两类方案都有明显的局 限性,第一类测量结果较准确,但是称重机构所占空间较大,工作斗很难 制成可拆卸的结构,这会明显增大作业车的收藏尺寸。在高空作业车收藏 寸越来越小型化的今天,比如在需要通过狭小的门进入室内工作的场合, 这种方案就无法满足要求。第二类方案则由于人在工作斗中站的位置不同, 导致负载力矩各不相同,很难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而且如果称重传感器 意外失效破坏的话,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适应生产和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需求,就必须对作业车的结构 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空作业车的新型工作斗称重机 构,该机构结构尺寸较小,工作斗可制成可拆卸结构,减小收藏尺寸,而 且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同时即使称重传感器意外失效破坏,工作斗也能保 持稳定与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用于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称重 机构,包括称重架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架是由左支架、上支架、右支 架和下支架依次通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相互铰接 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称重传感器水平安装在称重架内,一端固定在 左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右支架上;所述称重机构的左支架通过固定销轴 和螺钉与臂架总成连接,在右支架上设有用于与工作斗连接的安装轴和第 一插销孔,在工作斗的安装座上开设有与右支架相适配的安装槽,在安装 槽的两侧板上对称设有与安装轴相适配的倒置U型槽和第一插销孔同心的 第二插销孔,称重机构通过右支架嵌入工作斗的安装槽内,安装轴两端对 应嵌入倒置U型槽内,并通过插销对应插入第一插销孔和第二插销孔中。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支架包括由三块竖板组成的竖向U 型支架,在竖向U型支架的U型槽中横向设有上、下安装板、左支架横向 筋板,在U型支架的封口板上开设有称重传感器安装孔,在上、下安装板 上对应开设有固定销轴安装孔和多个螺钉安装孔;所述右支架是由高强度 金属板制成的矩形管状结构,在矩形管上与上支架、下支架以及称重传感 器空间位置相交的部位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在矩形管中部对应左支架横向 筋板的位置焊接有右支架横向筋板;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 在右支架横向筋板上,另一端穿过称重传感器安装孔和右支架上对应的安 装孔之后通过螺栓压在左支架横向筋板上。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下支架均是由钢管和左、右两 块耳板焊接而成的U型结构,且上、下支架均通过两侧的耳板与左支架连 接,通过钢管与右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轴有两根分别焊接在右支架的 上部的两侧,所述插销为带有手柄的插销轴。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上的左右铰点的连 线,在初始安装位置,处于水平状态;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的上下铰点连线, 在初始安装位置,处于竖直状态;所述螺栓的轴线竖直向下,从正视图上 看,正好与左支架上的上下两铰点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高曼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高曼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1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栓螺母共振快速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性能稳定的物联网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