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转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60620.9 | 申请日: | 2016-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4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上铁冲压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24 | 分类号: | H02K1/24;H02K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也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
目前,在专利号为CN201480012630.9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绕线转子,其包括安装在轴上的圆柱形本体、包括一组导电叶片的集电器、纵向地设置在转子的本体的外周边上的槽口、以及由一组导体制成的绕组,所述一组导体至少部分地插入在槽口内且电连接到集电器的叶片,导体的相对于径向表面突出的一些部分为构成绕组的线匝的转子的本体的轴向端部,转子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箍圈,其围绕线匝设置,所述箍圈具有轴向取向的环形壁,该环形壁设置有用于相对于转子的本体轴向地且相对于箍圈的轴线旋转地保持所述箍圈的器件。
已知转子外卷绕通电线圈,为防止线圈中导体短路,在导体的外侧覆盖了瓷漆层,从而避免卷绕在一起的导体短路,但是导体卷绕在转子上之后,因转子由硅钢片叠成,所以转子外侧具有锐利的尖角,容易刮伤导体上的瓷器层,导致短路,绕组绝缘性能有待优化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避免瓷漆层受损、绝缘性能好的电机转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包括若干堆叠的硅钢片,转子本体上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向的轴孔,其中:处于转子本体两端的硅钢片的外侧边沿设置为圆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硅钢片的侧面呈半圆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子本体的边角处设置有氟塑料涂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肋柱,所述肋柱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并列分布在肋柱上,且相邻的散热孔相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转子采用圆角结构减少了硅钢片的边角对线圈的刮擦,防止线圈表面的瓷漆层被硅钢片蹭掉而导致短路,并且进一步采用半圆形设置的硅钢片侧边取消了硅钢片在组装时对于正反面的要求限制,提高了电机转子的组装效率。同时利用肋柱上的散热孔有效降低电机转子的温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硅钢片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子本体的边角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转子本体;2、硅钢片;3、轴孔;4、圆角;5、肋柱;6、散热孔;7、氟塑料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本体1,所述转子本体1包括若干堆叠的硅钢片2,转子本体1上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向的轴孔3,其中:处于转子本体1两端的硅钢片2的外侧边沿设置为圆角4。参见说明书附图3所述硅钢片2的侧面呈半圆形设置。通过采用圆角4结构减少了硅钢片2的边角对线圈的刮擦,防止线圈表面的瓷漆层被硅钢片2蹭掉而导致短路,并且进一步采用半圆形设置的硅钢片2侧边取消了硅钢片2在组装时对于正反面的要求限制,提高了电机转子的组装效率。
实施例二: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本体1,所述转子本体1包括若干堆叠的硅钢片2,转子本体1上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向的轴孔3,其中:处于转子本体1两端的硅钢片2的外侧边沿设置为圆角4。参见说明书附图3所述硅钢片2的侧面呈半圆形设置。所述转子本体1的边角处设置有氟塑料涂层7。利用氟塑料涂层7作为垫层垫设在线圈与转子本体1的边角之间,既提高了线圈与转子本体1之间的绝缘性,又能有效防止线圈外侧的瓷漆层被转子本体1的边角刮伤破损。
实施例三: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本体1,所述转子本体1包括若干堆叠的硅钢片2,转子本体1上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向的轴孔3,其中:处于转子本体1两端的硅钢片2的外侧边沿设置为圆角4。参见说明书附图3所述硅钢片2的侧面呈半圆形设置。所述转子本体1的边角处设置有氟塑料涂层7。还包括肋柱5,所述肋柱5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6。所述散热孔6并列分布在肋柱5上,且相邻的散热孔6相交。利用肋柱5上的散热孔6有效降低电机转子的温升,散热孔6相交设置使得散热孔6之间相互联通形成散热空腔,既增加了散热面积又不会降低肋柱5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上铁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上铁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06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