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频电动机绝缘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60500.9 | 申请日: | 2016-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6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生;阚乃杰;高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基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 电动机 绝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永磁电动机的配件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变频电动 机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机行业上没有一种适用于变频永磁电动机的专用绝缘 结构,现绝缘结构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承受绕组中出现的复合 应力绝缘系统必须改进。
1.电磁线,现市场上电动机所用标准漆包线是2层漆膜,所有漆 包线多会存在有小孔。
2.槽绝缘,目前市场采用0.2mm复合材料,耐电晕能力弱。
3.相绝缘,相间是线圈击穿,比接地多得多。因此对这部分必须 加以注意。目前市面上普及的是一层0.2mm复合材料。
4.浸漆树脂,浸漆树脂是浸漆工艺是最关键的要点之一,使用溶 剂含量高达60%的漆是最坏情况。由于含有溶剂反应速度慢,大量漆 流出不可避免。这意味着导线间填充系数差并在间歇会发生局部放 电,市面上采用的是环氧型无溶剂漆,反应速度通常也是底的,所以 情况相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频电动机绝缘结 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电动机绝缘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开口与一个 槽楔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一层形状与壳体相适配的绝缘层,所 述绝缘层内布满网格结构的电磁线,所述壳体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一 条横向将壳体绝缘层内部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横向绝缘条,所述绝 缘层与壳体内侧面之间设有空气夹层。
所述绝缘层的结构为绝缘纸上附有一层聚酰亚胺膜,所述横向绝 缘条的结构为绝缘纸上附有一层聚酰亚胺膜。
所述电磁线外包裹三层漆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改用电磁线后减少了漆包线的 小孔,避免局部放电,改用新的绝缘层和横向绝缘条实现的短期和长 期的耐电晕,聚酰亚胺膜也提供了更高的钢度,以利于绕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变频电动机绝缘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 上部开口与一个槽楔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一 层形状与壳体1相适配的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内布满网格结构的 电磁线4,所述壳体1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一条横向将壳体1绝缘层 3内部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横向绝缘条5,所述绝缘层3与壳体1 内侧面之间设有空气夹层6。
所述绝缘层3的结构为绝缘纸7上附有一层聚酰亚胺膜8,所述 横向绝缘条5的结构为次绝缘纸9上附有一层次聚酰亚胺膜10。
所述电磁线4外包裹三层漆膜。
本实用新型对于绝缘纸具体采用0.3NHN绝缘纸,NHN的材料在 吸收绝缘漆方面更有优势,绝缘树脂吸附的更多,改用电磁线后减少 了漆包线的小孔,避免局部放电,改用新的绝缘层和横向绝缘条实现 的短期和长期的耐电晕,聚酰亚胺膜也提供了更高的钢度,以利于绕 组处理,电磁线我们使用的漆包线是3层漆膜,最大程度减少存在的 小孔,采用聚酰亚胺膜其挥发分小于2%(国家标准不高于20%)有非 常杰出的附着力,固化后有卓越的热性能和机械强度,尤其是对长期 应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基科技(嘉兴)有限公司,未经精基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05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钉机
- 下一篇:变矩器的叶片结构及变矩器叶片结构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