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驱动设备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9730.3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7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茜月;吕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茜月;吕国生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驱动 设备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仪器辅助装置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驱动设备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然而,现有的新能源驱动设备辅助装置上缺少既有助于提供控件安装空间及增加控件安装区域又有助于安装控件散热元件及风向导流的装置,有些新能源驱动设备辅助装置上缺少既有助于装置整体的导向安装又有助于辅助部件导向安装及快速固定的装置,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能源驱动设备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能源驱动设备辅助装置,包括箱体和散热装置,所述箱体上安装有拓展盒,所述拓展盒的下端设有穿线管,所述拓展盒上设有卡座和卡套,所述卡座的下端设有导向套,所述卡套通过通风盒与散热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上设有防锈涂层,所述防锈涂层上设有防护涂层,所述防护涂层为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涂层为橡胶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箱内安装有散热扇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盒上设有防护套。
现场使用时,操作人员将装置整体移动到合适位置,再将装置整体固定,即可进行新能源驱动设备部件散热工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箱体、拓展盒、通风盒和散热箱既有助于提供控件安装空间及增加控件安装区域又有助于安装控件散热元件及风向导流,通过设置穿线管、卡座、卡套和导向套既有助于装置整体的导向安装又有助于辅助部件导向安装及快速固定,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散热装置;3、拓展盒;31、穿线管;32、卡座;33、卡套;4、导向套;5、通风盒;51、防护套;6、散热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新能源驱动设备辅助装置,包括箱体1和散热装置2,所述箱体1上设有防锈涂层,所述防锈涂层上设有防护涂层,所述防护涂层为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涂层为橡胶涂层,箱体1、拓展盒3、通风盒5和散热箱6既有助于提供控件安装空间及增加控件安装区域又有助于安装控件散热元件及风向导流,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拓展盒3,所述拓展盒3的下端设有穿线管31,所述拓展盒3上设有卡座32和卡套33,穿线管31、卡座32、卡套33和导向套4既有助于装置整体的导向安装又有助于辅助部件导向安装及快速固定,所述卡座32的下端设有导向套4,所述卡套33通过通风盒5与散热箱6连接,所述散热箱6内安装有散热扇座。
现场使用时,操作人员将装置整体移动到合适位置,再将装置整体固定,即可进行新能源驱动设备部件散热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茜月;吕国生,未经杨茜月;吕国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9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