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异味气体的处理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9688.5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1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从裕;王标;张华;胡春明;余红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紫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1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异味 气体 处理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异味气体的处理模块。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市政餐饮业及垃圾转运站产生的油烟和异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许多工业废气的不达标排放以及市政餐饮业和垃圾转运站产生的油烟和异味的无组织排放,导致市民的投诉越来越多。传统的异味吸附方式由于需要频繁清洗或更换吸附材料的原因,很难长时间满足异味气体处理后的达标排放要求,因此开发无需频繁清洗或更换吸附材料的异味气体处理方法,就成为从事环保领域的科研人员的主要研究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消除异味气体的处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除异味气体的处理模块,包括有不锈钢内电极、不锈钢外电极一、不锈钢外电极二、不锈钢框架,所述的不锈钢内电极通过绝缘子与不锈钢框架的中心位置连接,所述的不锈钢外电极一、不锈钢外电极二通过金属螺栓分别从不锈钢框架的两端与框架连接,不锈钢内电极位于不锈钢外电极一和不锈钢外电极二之间,所述的不锈钢内电极由一组等间隔平行排列的两边带齿的不锈钢扁平板组成;所述的不锈钢外电极一和不锈钢外电极二均是由一组等间隔平行排列的不锈钢扁平板组成;不锈钢内电极的一组等间隔带齿扁平板与不锈钢外电极一、不锈钢外电极二的两组扁平板平行,不锈钢内电极的一组等间隔带齿扁平板的齿尖对准不锈钢外电极一、二两组等间隔扁平板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当高压施加在内电极和框架上,内电极的齿尖与外电极一、二平板边缘之间就会产生电晕放电,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的高能电子和活性粒子对异味气体进行快速分解,框架与大地连接,用于保证整个模块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零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消除异味气体的处理模块,包括有不锈钢内电极1、不锈钢外电极一2、不锈钢外电极二3、不锈钢框架4,所述的不锈钢内电极1通过绝缘子5与不锈钢框架4的中心位置连接,所述的不锈钢外电极一2、不锈钢外电极二3通过金属螺栓6分别从不锈钢框架4的两端与框架4连接,不锈钢内电极1位于不锈钢外电极一2和不锈钢外电极二3之间,所述的不锈钢内电极1由一组等间隔平行排列的两边带齿的不锈钢扁平板7组成;所述的不锈钢外电极一2和不锈钢外电极二3均是由一组等间隔平行排列的不锈钢扁平板8组成;不锈钢内电极1的一组等间隔带齿扁平板7与不锈钢外电极一2、不锈钢外电极二3的两组扁平板8平行,不锈钢内电极1的一组等间隔带齿扁平板7的齿尖对准不锈钢外电极一2、二3两组等间隔扁平板8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紫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紫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9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旋托盘脱硫除尘吸收塔
- 下一篇:一种低沸点有机气体吸附处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