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弯管机的多头万向芯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8855.4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9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胡静;郑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百思特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9/03 | 分类号: | B21D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2240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弯管 多头 万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弯管机芯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弯管机的多头万向芯轴。
背景技术
芯轴通常安装在弯管机上,并通过与设备上的模具配合实现对管材的弯制,弯管机对管材弯曲过程中,芯轴上的万向芯头要配合管材的弯曲而摆动弯转一定角度,万向芯头随管材的弯转摆动能有效防止管材弯曲部位弯成扁管形状。目前,用于弯制铜管的芯轴端头一般只装有一个万向芯头,弯管机在弯制铜管时,由于一个万向芯头的长度有限,其只能伸进到铜管弯曲部的一部分空间中,而使铜管弯曲部中的另一部分空间空置,空置的铜管弯曲部由于没有芯头配合摆动支撑,使弯出的铜管容易起皱或出现鼓包,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弯管机的多头万向芯轴,由多个万向芯头相邻串联转动连接形成多芯头装置,多芯头装置通过多节万向芯头连续摆动弯曲可伸进到铜管弯曲部的所有空间中,对铜管弯曲部整体进行配合弯曲支撑,有效防止铜管弯制时起皱或鼓包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弯管机的多头万向芯轴,具有与弯管机连接的芯轴杆,所述芯轴杆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球节,所述内球节一端与配合管材弯曲而摆动的多芯头装置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多芯头装置是由多个万向芯头相邻串联转动连接而成。
其中,所述内球节内部一端设有球形孔,所述内球节内部另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球形孔和螺纹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杆内部制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置于芯轴杆内部一端的后内孔和置于芯轴杆内部另一端的前内孔,所述后内孔和前内孔通过中孔连通,所述内球节外圆柱表面与前内孔内圆柱表面适配套合,固定螺栓一端穿过中孔与螺纹孔旋合将内球节固定在芯轴杆的前内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芯头包括外球头和内外球节,所述外球头外表面为球面,所述外球头内部制有阶形孔,所述内外球节是由外表面为阶梯状的阶梯连接段和外表面为球面的内球头连接而成,所述阶梯连接段与外球头的阶形孔适配连接,所述阶梯连接段端面设有内球槽,靠近所述内球节的万向芯头通过其上的内球头与球形孔适配实现与内球节的转动连接,其余万向芯头是通过其上的内球头与相邻的万向芯头上的内球槽适配实现两相邻万向芯头之间的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由多个万向芯头相邻串联转动连接形成多芯头装置,多芯头装置通过多节万向芯头连续摆动弯曲可伸进到铜管弯曲部的所有空间中,对铜管弯曲部整体进行配合弯曲支撑,有效防止铜管弯制时起皱或鼓包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2、多芯头装置中靠近内球节的万向芯头通过其上的内球头与球形孔适配实现与内球节的转动连接,其余万向芯头均通过其上的内球头与相邻的万向芯头上的内球槽适配实现两相邻万向芯头之间的转动连接,相互转动连接的多个万向芯头使芯轴的芯头整体长度增加,并且万向芯头之间的转动连接很好的实现了多芯头装置配合管材摆动弯曲,减少芯轴与管材之间的摩擦,为提高产品质量做好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百思特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百思特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88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冲压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新型弯曲度可控高效弯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