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沿空留巷用自适应模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58358.4 | 申请日: | 2016-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阚忠辉;张培森;苗旺;赵仕钧;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5/04 | 分类号: | E21F15/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黄钰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沿空留巷用 自适应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沿空留巷用自适应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沿空留巷技术已在大部分煤矿推广应用,沿空留巷技术中应用较好的是通过自适应模板浇筑实体墙来实现沿空留巷。但是,现有的自适应模板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仍然不能很好的控制墙体的横向变形。除此之外,现有的自适应模板用于沿空留巷时,自适应模板的高度是一固定值,当巷道局部高度增加较大时,自适应模板很难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沿空留巷用自适应模板以控制墙体的横向变形和适应巷道局部高度增加较大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沿空留巷用自适应模板,包括首尾固定连接围成长方体空间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纵管,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纵管,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纵管,第四侧板和第一侧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纵管,第一侧板的上边沿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横管,第三侧板的上边沿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横管,第一侧板上开设有前锚栓预留孔,第三侧板上开设有后锚栓预留孔,前锚栓预留孔和后锚栓预留孔之间固定连接有锚栓预留套筒,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厚度控制拉筋,第一侧板上开设有灌注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底板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开设有植筋孔和紧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沿空留巷用自适应模板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沿空留巷用自适应模板,通过锚栓穿过锚栓预留套筒来控制墙体的横向变形;
2、本实用新型的沿空留巷用自适应模板,通过自适应模板的有机组合,以适应巷道局部高度增加较大的情况。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空留巷用自适应模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空留巷用自适应模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空留巷用自适应模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沿空留巷用自适应模板配合的锚栓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
111、第一支撑纵管,112、第二支撑纵管,113、第三支撑纵管,114、第四支撑纵管,121、第一支撑横管,122、第二支撑横管,21、前锚栓预留孔,22、后锚栓预留孔,23、锚栓预留套筒,3、灌注口,4、植筋孔,5、紧固孔,61、螺母,62、托盘,63、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83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及机油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