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轮储能器的真空密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58215.3 | 申请日: | 2016-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4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崔小兵;杜仲;李文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小兵 |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H02K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 储能器 真空 密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轮储能器的真空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飞轮储能系统作为化学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一种替代产品,具有寿命长、维护量小、高效率和高功率的优点。飞轮储能的原理是依靠电机来实现充放电,依靠旋转的飞轮转子惯性把电能转换为动能储存起来,充电时电机推动飞轮旋转,把电能转换为动能储存起来;放电时飞轮驱动电机,把动能转换为电能释放出去。为了减小这种能量的消耗,整个系统放置在一个真空的壳体容器中,由空气阻力引起的能量消耗得到有效的降低。
现有飞轮储能器的真空密封方法,普遍采用壳体与上下端盖过盈配合安装,电枢导线通过壳体上深入容器内部的密闭馈通连接至外部线路,壳体外连接有真空泵,确保在工作运行中容器内的真空度达到要求。这种真空密封方法存在容器体积较大、安装程序复杂,同时容器内飞轮储能系统的零部件维修及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真空密封效果良好的飞轮储能器真空密封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飞轮储能器的真空密封系统,所述飞轮储能器由壳体容器与内部盘式电机组成,在上下端盖与壳体之间加设密封垫圈,通过螺丝固定,端盖与壳体连接处预留缝隙以便填充密封胶;轴承座安装在上下端盖外侧,通过压环固定,在压环下加设密封垫圈,周围预留缝隙填充密封胶。
密闭馈通由复合绝缘棒材加工而成,通过端部螺纹固定于壳体外侧,密闭馈通过盈配合内嵌有孔铜棒,电枢导线和外部线路分别接入铜棒的内孔,通过外部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储能器真空密封系统在端盖和壳体连接处加设密封垫圈,通过螺丝固定;同时将轴承座通过压环和密封垫圈固定于端盖外侧,预留缝隙填充密封胶,真空效果良好,轴承更换无需打开容器,而且内部维修也极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密闭馈通安装在壳体外侧,电枢导线接入密闭馈通内嵌铜棒内孔,不占用容器内部空间,可以缩小容器体积,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馈通的结构中剖图。
图中:1、壳体;2、端盖;3、端盖密封垫圈;4、端盖螺丝;5、端盖预留缝隙;6、轴承座;7、轴承座密封垫圈;8、压环;9、压环预留缝隙;10、密闭馈通;11、密闭馈通密封垫圈;12、导电铜棒;13、铜棒密封垫圈;14、电枢导线;15、外部线路;16、螺丝;17、螺丝;18、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轮储能器的真空密封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飞轮储能器由容器壳体与内部盘式电机组成,壳体1两端采用端盖2进行密封,连接处加设密封垫圈3,用螺丝4进行固定,端盖2连接处周围的预留缝隙5填充密封胶;轴承座6安装在端盖2外侧,采用密封垫圈7和压环8进行密封与固定,同样在压环8周围的预留缝隙9填充密封胶。
如图2所示,密闭馈通10采用复合绝缘棒材加工而成,通过端部螺纹固定于壳体1外侧,在壳体1与密闭馈通10连接处加设密封垫圈11,密闭馈通10内部过盈配合嵌入导电铜棒12,连接处同样加设密封垫圈13;铜棒12两端开孔,电枢导线14与外部线路15分别接入铜棒12内孔,通过螺丝16和17固定。
壳体1外侧连接配置有真空泵18,工作时依靠真空泵18来保证容器内腔的真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小兵,未经崔小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8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轭铁芯叠压加工工装
- 下一篇:扁平马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