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混凝土渗透性的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8191.1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童富果;李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混凝土 渗透性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试验测试领域,特别是一种测试混凝土渗透性的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许多指标,如抗冻性、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等等。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均来自于混凝土的自身条件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其自身条件主要指混凝土结构是否密实、混凝土中是否含有对腐蚀介质易感成分等;环境条件主要是指环境的恶劣与否及所处环境的主要侵蚀介质等。这些因素作用机理复杂,但其共同点是它们都与混凝土的传质能力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混凝土的渗透性和耐久性密切相关。渗透性决定了侵蚀性介质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速度,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最重要的因素,且认为混凝土渗透性越低,水及腐蚀性介质越不易渗入,耐久性越好,所以可望利用渗透性指标评价其耐久性。基于此,本发明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加泄压循环作用下测量混凝土渗透性的系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混凝土渗透性的系统装置,能够对混凝土样的饱和和渗透系数进行循环测试,用来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试混凝土渗透性的系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加压泄压缓冲装置、储液瓶、装样装置,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导管与加压泄压缓冲装置连接,加压泄压缓冲装置通过第二导管与储液瓶连接,储液瓶通过第三导管与装样装置连接,装样装置的下端设有引流管,将液体导入集液瓶,在细口集液瓶的下方设有电子天平传感器;
所述第一导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在第一电磁阀与压泄压缓冲装置之间的第一导管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四导管,在第四导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储液瓶中装有液体,第二导管的一端位于液面上方,第三导管的一端位于液面下方;
所述第三导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C机、数据采集卡、继电器,电子天平传感器与PC机连接,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卡与PC机连接,PC机还与继电器连接,继电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空气压缩机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空气压缩机的启停。
优选的,所述加压泄压缓冲装置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加压泄压缓冲装置的内部装有细砂,在加压泄压缓冲装置的两端设有反滤海绵。
优选的,所述装样装置为圆柱形,在装样装置的内壁均匀涂抹有密封胶,在装样装置内还设有阻渗槽。
优选的,所述装样装置的底部还设有反滤层。
优选的,所述集液瓶为细口集液瓶。
优选的,所述集液瓶中放置有煤油或植物油。
优选的,所述电子天平传感器的精度为百分之一。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对对混凝土施加高压循环作用,加速混凝土渗透过程,克服了混凝土耐久性测量周期长的缺点;
2)运用PC机实时控制加压泄压过程和实时采集量测数据,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干扰,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3)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研究各种条件下混凝土耐久性评估试验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空气压缩机1,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加压泄压缓冲装置4,细砂4-1,反滤海绵4-2,储液瓶5,压力传感器6,阻渗槽7,混凝土样8,装样装置9,反滤层10,集液瓶11,电子天平传感器12,第一导管13,第二导管14,第三导管15,第四导管16,PC机17、数据采集卡18,继电器1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一种测试混凝土渗透性的系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加压泄压缓冲装置4、储液瓶5、装样装置9,空气压缩机1通过第一导管13与加压泄压缓冲装置4连接,加压泄压缓冲装置4通过第二导管14与储液瓶5连接,储液瓶5通过第三导管15与装样装置9连接,装样装置9的下端设有引流管,将液体导入集液瓶11,在细口集液瓶11的下方设有电子天平传感器12;
所述第一导管13上设有第一电磁阀2,在第一电磁阀2与压泄压缓冲装置4之间的第一导管13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四导管16,在第四导管16上设有第二电磁阀3;
所述储液瓶5中装有液体,第二导管14的一端位于液面上方,第三导管15的一端位于液面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8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奶杯盖膜热封强度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粉尘检测装置的检测通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