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用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7840.6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5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董景珲;曾涛;杨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裴森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2/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桂松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用外壳。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电动汽车或油电混动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锂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为保证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在20~40℃之间;因此电池的冷却尤为重要。
目前电池的冷却方式有三种,冷空气冷却、制冷剂直冷、二次回路冷却液冷却。其中,现有通用的冷空气冷却方式具有冷却效果差,电池温度分布不均匀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传统冷空气冷却方式存在的冷却效果差,电池温度分布不均匀等缺点,特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外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锂电池用外壳,包括有上部开口的铝制壳体,所述壳体的前、后两面上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凸起,相邻两行凸起之间形成有通风通道,所述凸起间隔断开并形成有通流口。
相邻两行凸起上的通流口为交错布置。
壳体正面的凸起上设有横向凹槽,壳体后面的凸起上设有与该凹槽对应卡合的凸条;在组装锂电池组时,将前部的锂电池壳体后面凸起上的凸条卡合到后部的锂电池壳体前面凸起上的凹槽内,这样可防止发生相邻锂电池错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散热效果得到极大提升,解决了传统的冷空气冷却方式存在的冷却效果差,电池温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并且在组装锂电池组时,相邻锂电池可通过设于凸起上的凹槽和凸条的卡合来固定位置,防止发生相互错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锂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所述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所述凸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凸起、3通风通道、4通流口、5凹槽、6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其包括有上部开口的铝制壳体1,所述壳体的前、后两面上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凸起2,相邻两行凸起之间形成有通风通道3,所述凸起间隔断开并形成有通流口4。
进一步,相邻两行凸起上的通流口为交错布置。
进一步,壳体正面的凸起上设有横向凹槽,壳体后面的凸起上设有与该凹槽对应卡合的凸条。
进一步,所述凹槽为两端通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与凸起的长度相同,所述凸条与该凹槽对应卡合且长度与凸起的长度相同。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组装锂电池组时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2:
该实施例包括有上部开口的铝制壳体1,所述壳体的前、后两面上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凸起2,相邻两行凸起之间形成有通风通道3,所述凸起间隔断开并形成有通流口4。
进一步,相邻两行凸起上的通流口为交错布置。
进一步,壳体正面的凸起上设有横向凹槽,壳体后面的凸起上设有与该凹槽对应卡合的凸条。
进一步,如图4、5所示,所述凹槽为两端封死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凸起的长度,所述凸条与该凹槽对应卡合且长度与该凹槽的长度相同;该设置可防止在组装锂电池组时发生相邻锂电池前后错动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裴森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裴森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7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防渗透铅酸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