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解决铸件孔洞的工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7575.1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荣;秦雷;赵学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华德冶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03;B22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10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解决 铸件 孔洞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解决铸件孔洞的工艺装置,属于V法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V法消失模铸造中,铸造产品复杂,单重从几十公斤至10吨不等,因浇注时塑模烧损产生了大量气体再加上涂料烧损产气等,铸件孔洞、缩孔、表面麻子、夹渣问题经常出现。因此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浇注温度,低浇高冒,增大、增多冒口等,这些方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太理想,经常造成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铸件出现孔洞,提高产品质量的用于解决铸件孔洞的工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解决铸件孔洞的工艺装置,包括箱底板,所述箱底板上设置有下箱体,所述下箱体上设置有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浇口杯和冒口,所述冒口上设置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分别与通气管和负压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箱底板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吸气管、通气管和负压管通过三通阀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三通阀为电磁二位三通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在冒口上设置吸气管,在浇筑完成后,通过吸气管对型腔内的气体进行快速排放,有效避免铸件出现孔洞现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解决铸件孔洞的工艺装置,包括箱底板1,箱底板1上设置有下箱体2,下箱体2上设置有上箱体3,上箱体3的顶部设置有浇口杯4和冒口5,冒口5上设置有吸气管6,吸气管6通过三通阀9与通气管7和负压管8相连通。其中,三通阀采用电磁二位三通阀,方便操作。
在使用时,首先将下箱体放到箱底板上,把箱底板一边垫起一定的高度形成一个倾斜面,斜度根据产品工件大小而确定,形成低浇高冒。然后在冒口上插入一个口径50mm的吸气管。在浇注之前,首先打开负压管,同时关闭通气管,在浇注铁液由直浇道进入型腔,此时在高温的作用下,型腔内的塑料膜瞬间被烧损,产生大量气体,再加上涂料的发气量和浇注时从浇口带进的大气,产生的气体一时间很难从冒口自然排出,但是在负压管的作用下,气体被快速抽走,大约浇到10S时,塑料膜完全烧损,腔内95%以上气体被负压管强制抽走,此时关闭负压管,冒口通过通气管与大气直接连通,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华德冶铸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华德冶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75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铁绝缘子金具精密铸造的浇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铆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