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重可调的加强型集装箱底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56464.9 | 申请日: | 2016-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3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王岩;王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国际集装箱(连云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90/12 | 分类号: | B65D9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重 可调 加强型 集装箱 底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重可调的加强型集装箱 底架。
背景技术
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 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 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 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 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 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 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集装箱底架包括底侧梁、底横梁、门槛等,且现有技 术中的底横梁为简单的“C”型钢,且没有其他支撑,这样导致集装箱的 承重能力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重可调的加强型 集装箱底架,有效的增加了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的承重能力,并且可以根 据集装箱的承重需求,灵活的定制。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承重可调的加强型集装箱底架,包括门槛1、底侧梁2、底横梁3、 插板4,所述门槛1位于集装箱底架最前端,所述底侧梁2固定连接于所述门 槛的两侧,且垂直于所述门槛1,所述底侧梁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平行 于所述门槛1的所述底横梁3,所述底横梁3的横截面左右对称,且此横截 面的上部为“T”字型钢板,下部为“口”字型钢管,“T”字型钢板与“口” 字型钢管之间形成左右对称的“C”型槽,“T”字型钢板的顶端的长度与 “口”字型钢管顶端的长度相同,所述插板4为长方体,所述插板4的高度 与“C”型槽的高度相吻合,所述插板4插入前后底横梁3构成的两相对称 的“C”型槽中;
优选的,所述插板4的宽度大于等于2倍的“C”型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底横梁3的数量可根据客户需要设定;
优选的,所述插板4的宽度可根据所述横梁3的设置定制;
优选的,所述插板4的数量可根据集装箱所需承重的能力大小设定;
优选的,所述门槛1的形状与所述底横梁3的形状相吻合,为“F”形;
优选的,所述底侧梁2的形状为“7”字型,并与所述横梁3和插板4相 吻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集装箱底架的结构进行改进,有效的提 高了集装箱的承重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底横梁及插板的数量来满足集 装箱所需的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 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图1:底横梁立体图;
图2:插板立体图;
图3:门横梁和插板组合立体图;
图4:门槛、底横梁、插板组装在一起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如下:1、门槛,2、底侧梁,3、底横梁,4、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 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国际集装箱(连云港)有限公司,未经东方国际集装箱(连云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64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