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偶用柔性本安补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5175.7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侯亮;赵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迪夫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29;H01B1/02;H01B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619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偶 柔性 补偿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电偶用柔性本安补偿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仪器仪表被大量使用,这对仪器仪表的测温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地,由于仪器仪表所处环境较为恶劣,从而对补偿电缆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类电缆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柔软、弯曲半径小、耐高温、耐寒、耐油、本质安全及环保等特点。但现有的本安电缆的材质大部分较不适合于运动型、危险测试场所的仪器仪表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偶用柔性本安补偿电缆,以解决现有的补偿电缆在耐高温、耐寒、耐油、本质安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电偶用柔性本安补偿电缆,包括若干个对绞组,每个所述对绞组包括分别包裹绝缘层的正极导体及负极导体,还包括一分流线,所述正极导体、负极导体及分流线包裹在一半导电层内,所述若干个对绞组外设有外护层。
较佳地,所述分流线为镀银无氧铜丝构成,其结构为18根单丝直径0.12mm的镀银无氧铜丝束绞而成。
较佳地,所述正极导体为镍铬热电偶丝,所述负极导体为镍硅热电偶丝。
较佳地,所述镍铬热电偶丝及镍硅热电偶丝的单丝外径为0.12mm。
较佳地,所述正极导体及负极导体绞合为缆芯时的成缆绞距为缆芯外径的10~12倍。
较佳地,所述外护层为内部设有防火玻璃纤维丝的防爆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本安补偿电缆通过采用特制的热电偶丝,使得材料规格远优于国家标准,且采用氩气填充炖烧绞合后的导体,有效地提高了导体的伸长率。其采用飞机腊克线的工艺制作的防爆套,使得电缆屏蔽性能较好,且其在耐高温、耐寒、耐油、防静电等安全方面符合本安电缆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电偶用柔性本安补偿电缆组成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偶用柔性本安补偿电缆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电偶用柔性本安补偿电缆,包括若干个对绞组。其中,本实施例仅以包括一个对绞组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结构。如图1所示,对绞组包括正极导体1及负极导体2,正极导体1外包裹有正极绝缘层3,负极导体2包裹有负极绝缘层4。正极导体1及负极导体2绞合,且还包括分流线7,本实施例中的正极导体1、负极导体2及分流线7包裹在一半导电层5内,半导电层5内与正极导体1、负极导体2及分流线7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填充层6,其中,半导电层5外还设有外护层8。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分流线7为镀银无氧铜丝构成,其具体结构为18根单丝直径为0.12mm的镀银无氧铜丝束绞而成。本实施例中的正极导体1为镍铬热电偶丝,负极导体2为镍硅热电偶丝。且镍铬热电偶丝及镍硅热电偶丝的单丝外径为0.12mm,这种材料的电缆导体的尺寸规格超过国家标准GB/T2614,国家标准中材料规格最小为0.2mm。此外,该电缆的正极导体及负极导体绞合为缆芯时的的成缆绞距为缆芯外径的10~12倍。
优选地,外护层为内部设有防火玻璃纤维丝的防爆套,使电缆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及耐火性能。其中,半导电层的材料为导电炭黑与硅烷交联聚烯烃的混合物,通过将导电炭黑与硅烷交联聚烯烃混炼成为半导电层,构成性能良好的屏蔽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该补偿电缆为具有2个及以上的对绞组,此时,多个对绞组的外部,设有上述的外护层,通过外护层保护电缆内部的对绞组。
如图2所示,上述的热电偶用柔性本安补偿电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分别包裹绝缘层的正极导体及负极导体绞合为缆芯,以成缆绞距为缆芯外径的10~12倍的绞距成对绞合;
其中,本步骤还包括在正极导体及负极导体分别包裹绝缘层之前,对正极导体及负极导体进行填充氩气炖烧。其中,采用氩气填充炖烧绞合后导体,可以将材料的伸长率的最小值由国标中25%提高到30%,达到六类导体的标准,使得该电缆具备柔性导体的要求。
S2:正极导体及负极导体绞合为缆芯后外加一股分流线后绕包半导电层;
具体地,在绞合后的导体外加一股分流线后绕包半导电层,半导电层组成屏蔽层。
S3:在半导电层外编织一层防火玻璃纤维丝,随后通过若干道次模具进行上漆,再经过立体烘道将漆固化,形成防爆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迪夫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卡迪夫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5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承载型大功率同轴复合电缆
- 下一篇:一种城轨客车用多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