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硝催化剂活性成分担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4117.2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1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安振源;李军;田川;徐玉华;王云康;马万军;王六虎;倪云峰;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桥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水木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7/00 | 分类号: | B01J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 |
地址: | 10006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活性 成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硝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活性成分担载设备。
背景技术
脱硝是指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去除的过程,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性。世界上比较主流的工艺分为: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目前SCR商用催化剂基本都是以TiO2为基材,以V2O5为主要活性成分,以WO3、MoO3为抗氧化、抗毒化辅助成分。催化剂型式可分为三种:板式、蜂窝式和波纹板式。
目前主要使用的催化剂主要以钒钨钛催化剂为主,不管是蜂窝、板式、波纹板均是把载体和活性物一起混合,成型再烧制。这个过程存在不足如下:
由于采取混合料后挤压成型,再烧制,由于目前可采用的辅助材料性能所致,二氧化钛和一些黏合剂,并不能保证催化剂本身的强度,尤其是蜂窝型催坏,运输和安装时需要专业的翻转工具及特别的注意事项,否则容易造成催化剂的破碎。
由于催化剂为混合一起挤压成型在烧制,一旦烧制过程中造成的废料,载体和活性物均会造成损失,无法回用。(本专利所涉及的生产工艺为催化剂载体单独制作烧结,成型后再担载,载体本身制作过程中会涉及废损率问题,但是不会涉及活性物的废弃。
现有混合挤出形式制作铁基催化剂,活性物担载浓度有限,一般不超过8%。
普通浸没式催化剂但在形式存在耗时长,担载量低,催化剂活性物只是附着于载体表面,长时间使用后易失去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硝催化剂活性成分担载设备。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硝催化剂活性成分担载设备,所述担载设备包括:担载箱1、抽真空设备2、活性物加液罐3、活性物补充装置4和循环泵5;其中抽真空设备2与担载箱1通过管路连接,活性物加液罐通过设置阀门6的管路与担载箱1连接,担载箱设置出口11和入口12,出口11通过管路与入口12连接,出口11和入口1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活性物补充装置4和循环泵。
本技术主要是通过一种新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可以有条件使用不同的载体,比如堇青石、陶瓷纤维体、分子筛等等,由于能够选取的载体本身生产工艺和方法都是非常成熟的,而且加工出来的硬度相对更高,可以保证担载后的催化剂更加坚硬,增加物理寿命。而且本技术针对铁系脱硝催化剂的易溶性,发明出的一种浸没式担载的工艺和设备,在普通的浸没基础上,通过抽取真空的手段,使得活性物能够在浸没时迅速进入载体内部空隙,避免载体内部的气体微泡阻止活性物的进入,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催化剂活性物同时存在于载体的表面及内部,并大大增加了担载量,使用某种堇青石载体进行常规浸没担载时,8小时担载量为7.5%,而使用本工艺进行担载半小时能够达到13%(烧制时间除外)。同时工艺中增加循环泵及活性物补充装置,保证活性物溶液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且液体处于流通状态,避免局部浓度过低降低局部活性,或过高在催化剂表面结晶。增加超声波系统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担载设备的各组件作用如下:
担载箱:催化剂担载过程的主要反应设施,是一个箱体结构,用于放置催化剂,以及加入活性物溶液的,催化剂的担载过程在此发生,是整个设备的核心部分。
抽真空设备:设备主要功能是将担载箱内抽成真空状态。
所述抽真空设备譬如可以为真空泵。
活性物加液罐:主要存放活性物的饱和溶液的储罐,当担载箱内达到一定真空度后,开启加液罐的阀门,向担载箱内补加活性物溶液至一定高度,一般以高于催化剂载体高度10-20厘米为适宜,关闭阀门。
循环泵:用于活性物溶液的循环,确保溶液充分流动,避免因载体的吸附力造成溶液浓度不均衡。同时能够加快担载速度。
活性物补充装置:所述活性物补充装置4为封闭箱体,在箱体内设置两个滤网41,以将箱体分隔为三个独立空间,通过管路将其中两个不临近的空间分别与担载箱的出口11和循环泵5连通,在两个滤网之间的空间所对应的箱体上设置开口42,并在开口上设置能够将开口封闭的开启装置43,其中,所述滤网滤孔孔径为5-100μm。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的“临近”可以理解为两个空间共用一个滤网作为分隔,而“不临近”则可以理解为两个空间不具有共同的滤网分隔,或者说,两个空间之间还存在一个空间将这两个空间分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桥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水木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桥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水木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4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实验室储物柜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再生活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