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水泵导流壳底芯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3947.3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9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进;何印禄;刘明生;王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五湖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6000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泵 导流 壳底芯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在潜水 电泵上的潜水泵导流壳底芯模具。
背景技术
导流壳是生产潜水电泵的主要过流零件,市场需求量较大。正常情况下铸 造生产导流壳使用的芯盒是由导流壳流道芯盒和导流壳底芯盒组成,导流壳底 芯盒又分上芯盒1′和下芯盒2′,正常制芯时如图1所示,将上芯盒1′和下 芯盒2′装配在一起,上芯盒1′在下,下芯盒2′在上,充满芯砂紧实后, 取掉下芯盒2′将底芯和上芯盒1′翻转180。后放在托芯板上再取掉上芯盒1′, 即制成了导流壳底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方法在制芯时,因为大导流壳的直径 ≥300mm,底芯盒体积较大,充满芯砂紧实后取掉下芯盒,在翻转时由于砂芯 强度低容易变形,而且翻转时又怕磕碰变形,需要工人小心操作,这样便会使 制芯劳动强度增大,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制造成本较高,并且砂芯容易变形, 尺寸难以保证,使底芯废品率高,造成导流壳废品率高达25%以上。所以现亟 需一种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废品率的 应用在潜水电泵上的潜水泵导流壳底芯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但能够减轻劳动强 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废品率的潜水泵导流壳底 芯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潜水泵导流壳底芯模具,其 包括上芯盒、下芯盒和夹箍,下芯盒由两个下芯盒半模组成,两个下芯盒半模 组合在一起与上芯盒扣接,夹箍套设在下芯盒的外表面将两个下芯盒半模紧固 在一起。
夹箍为能够调整松紧度的圆环形夹箍,夹箍为金属夹箍或塑料夹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导流壳的 下芯盒分成两个下芯盒半模,然后用夹箍紧固下芯盒的两个下芯盒半模。这样 在制芯时,因为大导流壳底芯盒翻转时上、下芯盒是整体直接在工作台上翻转, 这种做法能够有效防止砂芯变形,而且容易翻转,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 作效率,保证了砂芯尺寸的精度,提高了底芯的成品率,使导流壳的废品率由 25%降低到5%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导流壳底芯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潜水泵导流壳底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上芯盒;2′-下芯盒;
图2中:1-上芯盒;2-下芯盒半模;3-夹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一种潜水泵导流壳底芯模具,其包括上芯盒1、下芯盒和夹 箍3,下芯盒由两个下芯盒半模2组成,两个下芯盒半模2组合在一起与上芯 盒1扣接,夹箍2套设在下芯盒的外表面将两个下芯盒半模2紧固在一起。夹 箍3为能够调整松紧度的圆环形夹箍3,夹箍3为金属夹箍或塑料夹箍。
本实用新型的潜水泵导流壳底芯模具在制芯时,将上芯盒1和两个下芯盒 半模2装配在一起,上芯盒1在下、两个下芯盒半模2在上,两个下芯盒半模 2用夹箍3紧固,充满芯砂紧实,然后将上芯盒1和下芯盒整体直接翻转180 °后放在托芯板上,取掉上芯盒1,松开夹箍3,分开下芯盒的两个下芯盒半 模2就制成了潜水泵导流壳底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五湖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五湖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3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片式铜鼓铸造模具
- 下一篇:一种铆接钢片移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