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扭扭车的自动平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3558.0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志锋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扭扭车 自动 平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电动平衡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扭扭车的自动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电动电动扭扭车的自动平衡系统,都是靠双脚来控制车身平衡,对于初学者不便于迅速上手体验,也不利于将来可遥控自平衡的发展。
另外,市场上的电动扭扭车的自动平衡系统,其结构复杂,整个平衡系统需要极其复杂的结构,因此制作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上手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一种更方便、更安全的方式让车身自动恢复水平的状态,让车身保持在绝对平衡的安全状态,结构简单,成本降低,设计新颖,更加适合推广与使用的电动扭扭车的自动平衡系统。
本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动扭扭车的自动平衡系统,包括电动扭扭车的自动平衡系统中间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由两个铝制铸件组成,两个铝制铸件的中间由主轴连接,所述主轴为一圆柱形状的空心管,在主轴的外部套装两个套管,套管呈空心圆柱形状,其内径大于主轴的外径;
所述主轴内安装一具有扭曲复位用的金属弹性件,该金属弹性件两端伸出于主轴,并通过螺丝或者定位柱或者卡位方式与支撑框架锁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弹性件为一平面板或者为拱形板或者为三角形板或者为方形板或者为任何一种形状的金属弹性件,金属弹性件的长度大于转轴的长度,金属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伸出于转轴的两端。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创造性的将金属弹性件加入到电动扭扭车的自动平衡系统领域,与其它无法自动恢复平衡的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弹性件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反弹力实现电动扭扭车的自动平衡系统的复位,用一种更方便、更安全的方式让车身自动恢复水平的状态,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操作更加简单,更容易上手,结构简单,成本降低,设计新颖,更加适合推广与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局部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扭扭车的自动平衡系统,包括电动扭扭车的自动平衡系统中间的支撑框架5,所述支撑框架5由两个铝制铸件1组成,两个铝制铸件1的中间由主轴2连接,所述主轴2为一圆柱形状的空心管;
在主轴的外部套装两个套管3,套管3呈空心圆柱形状,其内径大于主轴的外径。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4所示,支撑框架5的主轴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一铝块6,铝块的下端支撑框架上均设置两个第一螺丝7,第一螺丝7穿过支撑框架5与支撑框架上端的铝块6固定连接,铝块6的下端面正对第一螺丝7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第一螺孔,所述铝块的上端面安装一金属弹性件8。
金属弹性件8为一平面板,金属弹性件8的长度大于转轴的长度,金属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伸出于转轴的两端,金属弹性件的两端外侧面均设置有两个第二螺孔,穿过每个第二螺孔均安装一第二螺丝9,正对第二螺丝9的铝块5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第三螺孔,所述金属弹性件8通过第二螺丝9与铝块5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志锋,未经曹志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3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