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53424.9 | 申请日: | 2016-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4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郭民;曾小辉;姚鹏万;侯景强;戴天宇;张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 |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挑式 卸料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日益发展,落地式卸料平台已经无法满足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悬挑式卸料平台因其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在传统的悬挑式卸料平台中,锚固端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固定主梁,一种方式就是预埋的U型钢筋;另一种方式是预埋PVC套管,然后将U型钢筋穿过该PVC套管。若预埋的U型钢筋,则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切割,费时费力,浪费材料;若采用预埋PVC套管的方式,因为一个U型钢筋需要预埋两根PVC管,则任一根套管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移位,都会造成后期U型钢筋穿不进去。另一方面,传统悬挑式卸料平台悬挑端的钢丝绳一端连接在平台的末端,另一端则需要拉结在上一层楼板的结构上,目前通常采用在上层楼板中预埋U型拉环,这个U型拉环也需要在施工完毕后切除,费时费力,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锚固端和悬挑端施工过程中安装不便和浪费材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包括两根左右对称布置的主梁、设置在所述主梁悬挑端之间的操作台和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外围的护栏,所述操作台通过钢丝绳固定在上一楼层的结构工字钢梁上,每根所述主梁的锚固端均为两根平行设置的型钢梁,在所述两根型钢梁的上表面设有上压板,在本楼层楼板的下表面对应位置设有下压板,并通过螺杆依次穿过所述上压板、两根型钢梁中间、预埋在所述楼板上的套管和所述下压板,将所述主梁的锚固端固定在所述楼板上。将主梁的锚固端设计成双型钢结构,采用螺柱穿过双型钢中间和楼板固定,这样只需要在楼板上预埋单套管,这种方式安全可靠,受预埋单套管位置误差影响小,并且所有构件均可拆除后循环使用。
上一楼层的所述结构工字钢梁的下翼缘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所述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上开有与所述结构工字钢梁下翼缘相匹配的连接槽,所述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并在所述第一挂板上设有与所述钢丝绳连接的拉结孔。采用钢板制作成两块定型的挂板,通过高栓连接固定在结构工字钢梁下翼缘;主梁锚固端的螺杆及钢丝绳卸载端的挂板均可拆卸,逐层周转使用,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型钢梁上表面焊接。
在所述上压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螺杆上螺母之间设有上垫板,在所述下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螺杆下螺母之间设有下垫板。
所述型钢梁为工字钢型梁。
在两根所述工字钢型梁的下翼缘之间焊接有连接板。
与现有的传统悬挑式卸料平台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不需要预埋U型钢筋,方便施工的同时还减少了材料浪费;
2、只需要预埋单套管,减少了位置误差的影响,方便施工;
3、主梁锚固端的螺杆和钢丝绳卸载端的挂板均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悬挑式操作平台在锚固端和悬挑端施工过程中安装不便和浪费材料的问题,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第一挂板结构图;
图5为第二挂板结构图。
图中标记,1、主梁;2、操作台;3、上压板;4、下压板;5、楼板;6、套管;7、上垫板;8、下垫板;9、螺杆;10、下螺母;11、连接板;12、结构工字钢梁;13、第一挂板;14、第二挂板;15、钢丝绳;16、拉结孔;17、连接槽;18、护栏;19、上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34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心筒板筋保护预埋结构
- 下一篇:预制构件吊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