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筋钻孔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3421.5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4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赖品丞;杨洋;陈学英;袁波;刘斌文;张定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19/087;E04G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 钻孔 辅助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楼板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包括地下室建筑中,通常会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即需要对楼板顶板进行植筋开孔。但是主楼二次结构施工开始时,下部楼层模板支撑架已经拆除,楼板顶板植筋没有下部垫高支撑结构,需要使用人字梯进行施工,人字梯的移动以及工人上下梯的工序就会无形中增加了施工时间、影响施工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此外,高空作业也会相应增加工人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筋钻孔辅助工具,要解决传统植筋打孔施工效率低、工作量大、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筋钻孔辅助工具,包括支撑杆、与支撑杆平行的移动套管以及连接两者的操作手柄和可调连接板,所述移动套管的底端连接有可调定位杆、顶端连接与有可伸缩顶托;所述可调连接板连接在支撑杆和移动套管的同侧,其一端与支撑杆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螺栓与移动套管铰接,可调连接板上开有穿过第一螺栓的长圆孔;所述操作手柄连接在支撑杆和移动套管的同侧,其中部与支撑杆铰接、前端通过第二螺栓与移动套管铰接,操作手柄上开有穿过第二螺栓的长圆孔,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一螺栓竖向上共线;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移动套管之间连接有顶部限位架、下部与可调定位杆之间连接有底部限位架。
所述操作手柄有两根,两根操作手柄的中部对称铰接在支撑杆的对侧、前部对称铰接在移动套管的对侧;所述可调连接板有两块,两块可调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对称铰接在支撑杆的对侧、另一端对称铰接在移动套管的对侧。
所述移动套管的底端开有可调定位杆穿出的通孔。
所述可调定位杆为T形杆,其横杆套接在移动套管的内部、与移动套管滑动连接,其竖杆由移动套管底端的通孔穿出。
所述可伸缩顶托套接在移动套管的内部、与移动套管滑动连接,并通过连接在移动套管的顶端口的第一紧固块和第一紧固螺栓与移动套管固定。
所述支撑杆的侧面连接有把手,方便工作人员搬运。
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为橡胶底座,既能增加底座与地面的摩擦力,同时有减少了对地面条件的要求,即使有碎石也能平稳支撑。
所述顶部限位架的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开有穿过移动套管的通孔,其通孔尺寸与移动套管的尺寸相适应。
所述底部限位架的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开有穿过竖杆的通孔,其通孔尺寸与竖杆的尺寸相适应。
所述底部限位架有两个、且平行间隔设置。
所述移动套管的上端侧面设有刻度,方便工作人员精确施工、控制打孔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操作架或工具梯辅助操作进行植筋开洞的工艺,解决了植筋开洞时耗费人力时间、效率低、进度慢、危险系数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采用铝合金方钢管制成,底部可以连接有可移动的底座,轻便、且方便移动定位;操作手柄和可调连接板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通过螺栓与支撑杆和移动套管铰接,两者的前端均开有穿过螺栓的长圆孔,通过杠杆原理,一支撑杆作为支点,由操作手柄带动移动套管移动,并配合顶部限位架和底部限位架使得移动套管只能沿着限位架做竖向上的移动;此外,移动套管上下两端分别设计了可伸缩顶托和可调定位杆,方便了钻孔器的安装以及具体施工操作,工人无需爬高,只通过手扶操作即可进行顶板钻孔开洞施工,现场施工更加方便快捷,钻孔位置可控,施工准确率大大提高,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可拆卸,材料现场自取,成本低、可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运用于装修以及二次结构施工中,为楼板顶板植筋、装饰结构加固等工序提供辅助支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连接板与移动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限位架与支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定位杆与移动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顶托与移动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3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分子改性聚乙烯内衬油管
- 下一篇:金刚石复合片内凹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