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奶样采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2936.3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0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贺英;赵萍;储岳峰;陈胜利;郝华芳;刘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奶样采集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奶牛养殖发达,奶牛疾病发生也有所增加,所以要经常采集奶样对可能携带病原进行检测,但是,目前没有一种采集奶样的采集管,大部分是用的采血管或者EP管进行分装。不仅不能无菌操作,而且分装起来比较费时、费力,因为如今的挤奶都是机器,所以不好操作,可能会造成很大浪费和污染,对检测结果有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奶样采集管,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采集和存储奶样,避免了采集过程中对奶样的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奶样采集管,包括存储管、漏斗状接口和端盖,
所述漏斗状接口直径较大端口位于上方、直径较小端口与所述存储管的端口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漏斗状接口的直径较大端口可拆卸式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状接口直径较小端口与所述存储管端口之间连接有过渡颈管,所述过渡颈管内壁从上到下为光滑弧面,且其顶端端口与所述漏斗状接口直径的较小端口为平滑过渡、其底端端口与所述存储管顶端端口为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环绕所述漏斗状接口的直径较大端口边沿设置向外翻出的卡边,在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边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软杆的一端,所述连接软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漏斗状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奶样采集管,漏斗状接口方便奶样进入,防止细菌掉入,当清洗完奶头后直接接触漏斗状接口或者也可以直接接挤奶器口,不会造成奶样污染;存储管方便储存奶样,透明材质方便观察奶样情况,不至于溢出或不够,而且在存储过程中也可随时观察样品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奶样采集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的奶样采集管,包括存储管8、漏斗状接口5和端盖1,
漏斗状接口5直径较大端口4位于上方、直径较小端口6与存储管8的端口连接,端盖1与漏斗状接口5的直径较大端口4可拆卸式配合。
漏斗状接口5直径较小端口6与存储管8端口之间连接有过渡颈管7,过渡颈管7内壁从上到下为光滑弧面,且其顶端端口与漏斗状接口5直径的较小端口为平滑过渡、其底端端口与存储管8顶端端口为平滑过渡。存储管8、漏斗状接口5和过渡颈管7均为透明结构。
环绕漏斗状接口5的直径较大端口4边沿设置向外翻出的卡边3,在端盖1上设置有卡扣,卡扣与卡边3卡合。
端盖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软杆的一端,连接软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漏斗状接口5上。
使用时,用漏斗状接口5盛接奶样,奶样经过平滑的过渡颈管7后落入存储管8内,将端盖1盖上,完成奶样采集。
本实用新型奶样采集管,漏斗状接口方便奶样进入,防止细菌掉入,当清洗完奶头后直接接触漏斗状接口或者也可以直接接挤奶器口,不会造成奶样污染;存储管方便储存奶样,透明材质方便观察奶样情况,不至于溢出或不够,而且在存储过程中也可随时观察样品的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2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通道空气颗粒物采样器流量校准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检验科大便取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