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断式高效保温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1741.7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9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项桂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桂芝 |
主分类号: | E04C1/40 | 分类号: | E04C1/4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断 高效 保温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保温砌块,是一种隔断式高效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建筑物的外墙均采用框架结构,为了增加外墙的保温隔热效果,使用的砌块均具有保温性能,这些保温砌块的结构均是采用不同形状的空心结构填充保温材料,以阻断冷热的传导,达到保温隔热效果。但是,这些结构在使用中仍存在较多不足,砌块超重、无法隔断灰缝之间的“热桥”缺点,保温性能较低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断式高效保温砌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隔断式高效保温砌块,包括上平板和下平板,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连接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三斜板及第四斜板,第一斜板的外端与上平板左侧外端连接,第一斜板的内端与第二斜板内端连接,第二斜板外端与下平板左侧外端连接,第三斜板外端与上平板右侧外端连接,第四斜板外端与下平板右侧外端连接,第三斜板内端与第四斜板内端连接,上平板、第一斜板和第三斜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填充保温材料,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填充保温材料,第二斜板、下平板和第四斜板之间形成第三腔体,第三腔体内填充保温材料,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之间形成第四腔体,第四腔体内填充保温材料。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设置支撑块,支撑块分别与第一斜板内端、第二斜板内端、第三斜板内端及第四斜板内端连接。支撑块位于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的中部位置。第二腔体内填充的保温材料外沿与上平板和下平板的左侧外沿间设置凹槽,第四腔体内填充的保温材料外沿与上平板和下平板的右侧外沿间设置凸起。所述保温材料是发泡保温块。上平板和下平板均为矩形。上平板和下平板均为形状相同的混凝土板。凹槽的深度L1为0.1-5厘米,凸起的厚度L2为0.1-5厘米。支撑块为长条状,支撑块的长度与上平板的宽度相等。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三斜板及第四斜板的宽度相等,并与上平板和下平板的宽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在砌筑过程中不产生砌筑灰缝形成的“热桥”现象,能使保温材料在整体长度和宽度方向形成连续性保温隔热作用,保温性能大幅提高;整体砌块的重量比现有砌块重量减轻20%左右,并具有较好的隔音、防火效果好,制造及施工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三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5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2是上平板,1是下平板,上平板2和下平板1之间连接第一斜板3、第二斜板11、第三斜板4及第四斜板12,第一斜板3的外端与上平板2左侧外端连接,第一斜板3的内端与第二斜板11内端连接,第二斜板11外端与下平板1左侧外端连接,第三斜板4外端与上平板2右侧外端连接,第四斜板12外端与下平板1右侧外端连接,第三斜板4内端与第四斜板12内端连接,上平板2、第一斜板3和第三斜板4之间形成第一腔体13,第一腔体13内填充保温材料,第一斜板3和第二斜板11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4,第二腔体14内填充保温材料,第二斜板11、下平板1和第四斜板12之间形成第三腔体7,第三腔体7内填充保温材料,第三斜板4和第四斜板12之间形成第四腔体6,第四腔体6内填充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所述各斜板用于支撑上平板及下平板,并支撑保温材料。各斜板将上平板、下平板间的空腔隔成多个腔体,使腔体内安装的保温材料形成整体保温效果。所述各斜板的内端连接,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下、左、右均以图示位置为参考基准,所述的内端是指位于上平板2和下平板1之间的中部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填充的保温材料在墙体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均能实现整体大面积的保温,不产生断开、不产生隔热及保温断层现象,使保温性能达到了较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结构,例如:上平板2和下平板1之间设置支撑块10,支撑块10分别与第一斜板3内端、第二斜板11内端、第三斜板4内端及第四斜板12内端连接。撑块10可以位于上平板2和下平板1之间的中部位置,也可以位于中间偏上或偏下位置,以达到进一步支撑各斜板的目的,当设计支撑块10的结构时,可将各斜板的厚度相应减薄,仍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所示结构的整体支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桂芝,未经项桂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1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玻璃栏杆槽管压条
- 下一篇: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