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1335.0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4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陵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6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线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
背景技术
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
申请号为20142086656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压耐磨通信电缆,它包括耐磨层、抗压层、外绝缘层、金属导电网、铝塑复合层、内绝缘层,导电内芯、填充层、固定缓冲架和同轴导线,所述耐磨层内侧设有抗压层,所述抗压层内侧设有三根同轴导线,所述抗压层和同轴导线之间设有填充区,三根同轴导线之间设有固定缓冲架,所述同轴导线外层设有外绝缘层,外绝缘层内侧设有金属导电网,金属导电网内侧设有铝塑复合层,铝塑复合层内侧设有内绝缘层,内绝缘层内侧设有导电内芯。这种抗压耐磨通信电缆虽然通过在电缆中固定缓冲层将三个同轴导线隔开,避免了同轴导线之间发生相互挤压的问题,由于同轴导线只是依靠抗压层以及耐磨层的包裹固定在缓冲层上,但是当电缆收到过度的挤压时,其同轴导线会从固定缓冲架上掉出而不再处于圆形凹槽内,使得同轴导线无法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使得抗压层和耐磨层处于径向扩张的状态,并且同轴导线之间会相互挤压,导致抗压层和耐磨层易损坏,即使电缆的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导线收到压力不会发生错位以使电缆的使用寿命更长的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包括耐磨层、抗压层、绝缘层、固定缓冲架和若干根同轴导线,所述抗压层设置在耐磨层内侧,所述同轴导线设置在耐磨层内侧,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同轴导线上,所述固定缓冲架周向间隔均匀设置有用于放置同轴导线的安装槽,所述绝缘层上包覆有第一网格层,所述同轴导线嵌设在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网格层与安装槽接触的位置涂有第一环氧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压层内设置有第二网格层,所述第二网格层包覆在绝缘层和固定缓冲架上,所述第二网格层上涂有第二环氧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缓冲架与抗压层之间填充有泡沫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截面形状为过半圆形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缓冲架由天然橡胶材料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同轴导线设置在安装槽内,并且在绝缘层外设置第一网格层,在第一网格层与安装槽之间设置第一环氧树脂层,由第一环氧树脂层将第一网格层与安装槽的槽壁牢固的粘结在一起,从而使得在电缆收到外部压力使电缆整体变形时,由于同轴导线外的绝缘层牢牢的固定在安装槽内,使同轴导线不会发生错位,以使得耐磨层和抗压层均在撤去压力时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不会因为同轴导线的错位而产生径向扩张;进一步的在抗压层内设置的第二网格层能够将绝缘层、第一网格层牢牢的粘结在第二网格层上,而第二网格层又由第二环氧树脂层牢固的粘结在抗压层内,就使得绝缘层被第二网格层固定住,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同轴导线不会发生错位。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耐磨层;2、抗压层;3、绝缘层;4、固定缓冲架;5、同轴导线;6、安装槽;7、第一网格层;8、第一环氧树脂层;9、第二网格层;10、第二环氧树脂层;11、泡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缆,包括耐磨层1、抗压层2、绝缘层3、固定缓冲架4和若干根同轴导线5,所述抗压层2设置在耐磨层1内侧,所述同轴导线5设置在耐磨层1内侧,所述绝缘层3包覆在同轴导线5上,所述固定缓冲架4周向间隔均匀设置有用于放置同轴导线5的安装槽6,所述绝缘层3上包覆有第一网格层7,所述同轴导线5嵌设在安装槽6内,所述第一网格层7与安装槽6接触的位置涂有第一环氧树脂层8。
所述抗压层2内设置有第二网格层9,所述第二网格层9包覆在绝缘层3和固定缓冲架4上,所述第二网格层9上涂有第二环氧树脂层10。
所述固定缓冲架4与抗压层2之间填充有泡沫层11。在固定缓冲架4与抗压层2之间填充泡沫层11能够有效的提高同轴导线5的抗压能力的同时,还不会过多的增加整体电缆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陵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陵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1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型高速编织机
- 下一篇:一种破损燃料组件的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