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刀辊可正反向旋转作业的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9331.9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欧忠庆;杨志平;刘智强;李玲;张园;崔振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刀辊可正 反向 旋转 作业 农作物 秸秆 粉碎 还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是涉及一种刀辊可正反向旋转作业的 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粉碎刀辊一般只有一个旋转方向,即旋转方向与 配套拖拉机驱动轮旋转方向相反,粉碎长度较短或脆弱易断不含纤维的秸秆效果 较好,但粉碎长度较长且含有柔韧性强的纤维的秸秆(如香蕉茎杆,其长度达 2-4米),就容易出现长纤维不能完全切断,而缠绕粉碎刀辊的现象,导致作业 质量和生产率下降,作业能耗剧增,甚至损坏机具,而通过改变粉碎刀辊旋转方 向作业,虽粉碎效果下降,但粉碎物只能从还田机底部通过,不进入还田机,就 可避免长纤维缠绕粉碎刀辊。目前可正反两方向高速旋转作业的粉碎还田机较少。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120022869.8)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粉碎还田机变 向装置,该变速装置设有两个大锥齿轮,通过在两个大锥齿轮内部加工内齿轮与 换向齿轮啮合实现变向,由于内齿轮尺寸大小受空间限制,所以其模数不能过大, 而其传递的功率要求较大,因而对其材料机械力学性能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整 个装置体积较大(比普通同型号变速器约增大一倍),且结构复杂,一般小企业 没条件生产,造价高,另外,存在在作业中换向齿轮容易滑动脱离大锥齿轮而造 成脱挡,换向拔叉与箱体接合处易渗油等现象。申请号为201520943316.4的实用 新型专利,一种防缠绕的香蕉茎叶粉碎还田机,该机采用前、后双刀辊结构,虽 然一次作业,香蕉茎叶粉碎效果就可满足还田要求,生产率高,但该机对配套动 力拖拉机功率要求较大,要求100马力以上,而农村90马力以下拖拉机拥有量 更大,因而适应性方面尚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辊可正反向旋转作业的农作物秸秆粉碎 还田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刀辊可正反向旋转作业的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拖拉机、变速 箱和机架,所述变速箱包括动力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 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 分别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固定连接,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粉碎室,所述粉 碎室中设置有刀辊,所述刀辊的刀轴外圆柱面上设置有甩刀,所述刀辊的一端固 定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传动 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轮相连,或者,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 动轮相连。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为V带。
其中,所述甩刀通过销轴铰接于刀轴外圆柱面上且呈对称排列。
其中,所述甩刀为长方形且一端设有刃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刀辊的一端 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可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所述刀辊的另一端设置 有第二从动轮,可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轮相连,从而可实现刀辊的正或反方 向旋转作业;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农作物秸秆长纤维对刀辊 的缠绕,显著降低作业能耗,而且对配套动力拖拉机功率要求不高,因而适应 面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俯视图。
图中,1、拖拉机;2、提升架;3、万向节传动轴;4、变速箱;5、机架;6、 刀辊;7、盖板;8、粉碎室;9、甩刀;10、第一从动轮;11、V带;12、第一 传动轮;13、第一输出轴;14、动力输入轴;15、第二输出轴;16、第二传动轮; 17、第二从动轮;18、机架左侧板;19、机架右侧板;20、右仿形拖板;21、 左仿形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 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 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9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 下一篇:一种沸腾床组合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