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参数测量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9008.1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章干强;吕黎亨;许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易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21/02;G01B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404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参数 测量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参数测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轴承市场需求的扩大,轴承的使用种类亦有增加,一种轴承的内圈呈锥形,且在其内圈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突出的圆台,在底部的圆台内设有沟槽。此类轴承与传统轴承相比,内圈的沟道间容易积存润滑剂,且在内圈转动的过程中释放,实现轴承持久润滑的目的。
针对上述轴承,在某些精密场合的使用,需要其圆锥侧面的跳动量、内径及其跳动量进行测量;而传统的轴承测量技术,需要通过多个工位来实现对内圈中上述结构位置的测量,结构复杂,且测量精度有待考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或减缓至少上述缺点中的部分,特此提供一种轴承参数测量组件,其包括:
测量平台,具有测量工孔;
旋转夹具,置于所述测量平台的底部,且其夹持端置于所述测量工孔;
锥跳动测量装置,包括与测量平台固定的锥跳动测量气缸,所述锥跳动测量气缸的杠杆固定有锥跳动测量安装座,所述锥跳动测量安装座固定有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两夹持件均设有锥跳动测量滚珠,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两夹持件之间的距离通过锥跳动测距传感器测量;
高度测量装置,包括与测量平台固定的高度测量气缸,所述高度测量气缸固定有高度测距传感器,所述高度测距传感器的探头垂直地朝向所述测量平台;
内径测量装置,包括内径测量安装座,所述内径测量安装座与高度测量气缸的杠杆固定,所述内径测量安装座固定有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两夹持件之间的距离通过内径测量距传感器测量。
优选地,所述旋转夹具包括夹具盘,所述夹具盘固定有三爪卡盘和驱动三爪卡盘的夹具电机,所述夹具盘与旋转电机的电机同轴联动,所述三爪卡盘置于所述测量工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或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是气动夹持机构。
优选地,所述锥跳动测距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一夹持件,且其探头朝向另一夹持件。
优选地,所述内径测距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一夹持件,且其探头朝向另一夹持件。
优选地,所述内径测量的夹持件相对测量平台的一端设有内径测量滚珠。
优选地,所述内径测量安装座沿竖直方向拆卸连接有连接杆,所述高度测量传感器固定于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具有锥度的轴承内圈进行测量,进行快速测量;即通过旋转夹具夹紧内圈,使内圈转动,通过锥跳动测量装置测量内圈的锥度,通过高度测量装置测量内圈的高度,通过内径测量装置测量内圈的内径,实现在单一测量工位对内圈的内径、高度以及锥跳动量的快速测量,简化了测量内圈所需的机械结构。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所附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当前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为测量平台的工作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旋转夹具的结构图;
图4为锥跳动测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高度测量装置以及内径测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图5的另一视图;
图7为内径测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1、测量平台;11、测量工孔;2、旋转夹具;21、三爪卡盘;22、夹具盘;23、旋转电机;3、锥跳动测量装置;31、锥跳动测量安装架;32、锥跳动测量气缸;33、锥跳动测量安装座;34、锥跳动测量传感器;35、锥跳动测量挡板;36、锥跳动测量滚珠;37、第一气动夹持机构;4、高度测量装置;41、高度测量安装架;42、高度测量气缸;43、高度测量安装座;44、连接杆;45、高度测量传感器;5、内径测量装置;51、第二气动夹持机构;52、内径测量传感器;53、内径测量挡板;54、内径测量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施例示范性地公开了一种轴承参数测量组件,其主要是对轴承内圈的内径、高度以及锥跳动量进行测量;
如图1所示,测量平台1设有测量工孔11,测量工孔11内置有三爪卡盘21,三爪卡盘21对由测量平台1上前一测量工位移送来的内圈进行夹紧,使内圈处于等待测量的工作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易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易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9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独立区隔式动力电池组结构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与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