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牵拉线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8733.7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连坚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06 | 分类号: | D04B15/06;D04B15/1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建国 |
地址: | 5151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机 牵拉 线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横织机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针织机牵拉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横织机的针床分别安装有对称的针板,针板上分布有针槽,沉降片及织针,其中,沉降片需通过钢丝固定在针板前端,信克条推动沉降片起压线效果。
目前,传统的横机有的用镶片管住织针(四合一),有的用沉降片管住织针(三合一)。然而,这种沉降片没台阶,不能消除织针与针槽的间隙,使用这两种结构织针会摆动从而导致翻针漏针,其运行不稳定,故障率高、产能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针织机牵拉线圈装置,可有效管住织针摆动,从而更好的实现翻针动作,减少织物的翻针漏针问题,提高机台的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针织机牵拉线圈装置,主要包括针板、织针、生克床及沉降片,所述织针活动于针板上,所述沉降片设有台阶面及定位孔,所述台阶面位于织针的活动路径一侧。
上述方案中,沉降片的定位孔由钢丝穿过并固定于针板前端。
上述方案中,沉降片由生克床上的信克推动完成压放动作。
上述方案中,针板上分布有针槽,织针活动于针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沉降片的台阶面管住织针,从而更好的实现翻针动作,减少织物的翻针漏针问题,提高机台的产能;与台阶面对应的避空位置能够避免拉线圈时沉降片刮到纱线导致断纱,保证机台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提高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沉降片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沉降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3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针织机牵拉线圈装置,主要包括针板1、织针2、生克床3及沉降片4,所述针板1上分布有针槽,织针2活动于针槽中。所述沉降片4设有台阶面41及定位孔42,沉降片4的定位孔42由钢丝穿过并固定于针板1前端,沉降片4由生克床3上的信克推动完成压放动作,台阶面41位于织针2的活动路径一侧,织针2活动时,通过台阶面41管住织针的活动范围,使织针2可顺利进行翻针动作,而台阶面41所对应的避空面43则可避免织针2拉线圈时沉降片4刮到纱线导致断纱。
工作时,织针2进行拉线圈动作,受沉降片4台阶面41限制,织针2运行稳定,当织针2回收时,生克床3上的信克动作,使沉降片4下压完成压线动作,由于沉降片4上具有避空面43,可避免下压时刮到纱线,如此反复,使整机运行稳定,故障率低,产能高。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87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撑布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重控制系统的提花大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