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芯入壳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8626.4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9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时平;毕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博淮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入壳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入壳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消费导致能源危机,传统燃油汽车尾气的过度排放,使得人们不得不研发新能源汽车。以电池系统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将决定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
目前硬包锂电池铝壳和电芯装配时采用手动装配,装配过程中张开铝壳装电芯困难,速度慢效率低,电芯与铝壳位置精度不能保证,而且容易因为认为操作失误损坏铝壳或电芯,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产生废品,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芯入壳导向装置,安装在铝壳开口处上方,方便将电芯插入铝壳内部,并有效避免对铝壳或电芯的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入壳导向装置,用于将电芯装进铝壳,包括一矩形底座,所述底座中心设置矩形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小与所述铝壳的开口处外围大小一致;所述通孔内设置PVC薄膜防护层,所述PVC薄膜防护层的边缘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PVC薄膜防护层设置裂缝方便电芯穿过;所述PVC薄膜防护层下方设置框型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内径与所述铝壳开口的内径一致,所述基底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底座的厚度;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与铝壳开口处接触,所述基底层放置于所述铝壳开口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为硬泡沫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PVC薄膜防护层被裂缝分割成两个相对的等腰梯形加两个相对的等腰三角形结构。
PVC薄膜防护层的设置,在电芯入壳时起到一个顺滑的作用,并且通过PVC薄膜的隔离作用,使得电芯入壳时不会跟与铝壳开口直接接触,避免电芯被损坏。又因为底座具有一定的厚度,电芯入壳时可以保持竖直的状态进入铝壳,不会划伤铝壳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电芯入壳导向装置安装在铝壳开口处上方,方便将电芯插入铝壳内部,并有效避免对铝壳或电芯的损坏,同时可以用于自动化机械,通过机械手来实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芯入壳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芯入壳导向装置装配在铝壳开口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基底层,3-PVC薄膜防护层,4-裂缝,5-通孔,6-铝壳,7-铝壳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入壳导向装置,安装在铝壳6的开口7上方。该电芯入壳导向装置包括一矩形底座1,底座1中心设置矩形通孔5,通孔5的内径大小与铝壳6的开口7处外围大小一致。
通孔5内设置PVC薄膜防护层3,PVC薄膜防护层3的边缘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PVC薄膜防护层3设置裂缝4方便电芯穿过。PVC薄膜防护层3被裂缝4分割成两个相对的等腰梯形加两个相对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如图1所示,这样的裂缝方式可以保证电芯与铝壳6接触的每个面都有一层PVC薄膜做隔离,避免了直接接触造成电芯的损坏。
参见图2,PVC薄膜防护层3下方设置框型基底层2,基底层2的内径与铝壳6开口的内径一致,基底层2的厚度小于底座1的厚度。底座1的下表面与铝壳开口7接触,基底层2放置于铝壳开口7的正上方。因为底座1具有一定的厚度,电芯入壳时可以保持竖直的状态进入铝壳,不会划伤铝壳6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入壳导向装置,既方便手工安装电芯,也可以用于自动化机械,通过机械手来实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未经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博淮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博淮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8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起动铅酸蓄电池铅钙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