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限深深海电机的磁力传动装置用高效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8219.3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7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君;何金泽;熊林根;叶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7/08 | 分类号: | H02K7/08;H02K4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限 深深 电机 磁力 传动 装置 高效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海电机的磁力传动装置中支撑磁联轴器外转子的高效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考虑到海水防腐、水中泥沙和结构紧凑,目前无限深深海电机用磁联轴器均采用一前一后两滑动轴承进行支撑。目前市场上如图1和图2所示,通常的无限深深海电机一般将磁联轴器内转子8置于驱动电机轴伸端,并采用无磁磁钢套5和O型密封圈3将其密封于内部充油的电机内腔中。电机1和行星减速器2的旋转驱动输出则通过磁力传动内转子8驱动无磁磁钢套5外部的磁联轴器外转子7完成从密封电机内腔向外部输出旋转驱动力,从而达到旋转动密封传输动力的目的。而磁联轴器外转子7的支撑结构由左滑动轴承外圈4、磁联轴器外转子7、右滑动轴承外圈9、无磁磁钢套5而构成。该支撑结构由于其左、右两端均属于滑动摩擦支撑,且具有很大的摩擦半径,故其大部分的效率损耗均源于该滑动摩擦;因此其传动效率较低。两滑动轴承还需要承受较大的磁联轴器的磁偏力。速度越高功率损失越大;其损失效率在额定转速空载时能达到20%~50%额定功率;这会导致整个磁联轴器式的无限深深海电机不实用。
为提高电机输出旋转运动的密封结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都在摩擦副配对、材料防腐、压力平衡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期获得实用的摩擦损耗小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无限深深海电机磁联轴器外转子滑动支撑低运行效率而提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运行效率高的无限深深海电机的磁力传动装置用高效支撑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限深深海电机的磁力传动装置用高效支撑结构,该高效支撑结构包括左端的小滑动轴承副和右端的大滚动轴承副,所述左端的小滑动轴承副包括小滑动轴承外圈和磁联轴器外转子轴伸端,所述右端的大滚动轴承副包括磁联轴器外转子右端内圆的大滚动轴承外圈、过盈配合于无磁磁钢套右端凸出的圆柱部分上的大滚动轴承内圈和密排的陶瓷滚珠,右端为滚动摩擦副。
所述左端的小滑动轴承副为小间隙配合,所述磁联轴器外转子左端的输出轴材料为不锈钢。
所述高效支撑结构的机壳上设有陶瓷过滤器。
所述磁联轴器外转子右端内圆的内沟道为平圆柱形沟道,所述大滚动轴承外圈两端面设有300的倒角。
所述大滚动轴承外圈与大滚动轴承内圈之间的间隙为0.2mm~0.3mm。
所述大滚动轴承内圈为V型槽,或为平底槽。
所述V型槽配有一段直槽,槽宽大于陶瓷滚珠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滚珠轴承结构较标准的薄壁轴承零件少,结构更小巧和更紧凑,仅包括大滚动轴承外圈、大滚动轴承内圈和陶瓷滚珠,无保持架,且陶瓷滚珠为密集布置,其承载力大,工作寿命长;
2)本实用新型将右端大滑动摩擦支撑改为滚动摩撑支撑,其摩擦系数较原来的滑动轴承至少小一个数量级,其运行中的摩擦损耗和功率损耗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目前通常的无限深深海电机支撑磁联轴器外转子的支撑结构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滑动一滚动”支撑磁联轴器结构的海水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大滚动轴承内圈V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大滚动轴承内圈平底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陶瓷滚珠在轴承内的放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陶瓷滚动轴承和磁联轴器装置或拆卸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电机;2—行星减速器;
3—O型密封圈;4—左滑动轴承外圈;
5—无磁磁钢套;6—叶轮及导管;
7—磁联轴器外转子;8—磁联轴器内转子;
9—右滑动轴承外圈;10—小滑动轴承外圈;
11—磁联轴器外转子;12—磁联轴器内转子;
13—无磁磁钢套;14—陶瓷过滤器;
15—大滚动轴承;16—O型密封圈;
17—内腔压力油;18—调压结构;
19—大滚动轴承外圈;20—陶瓷滚珠;
21—大滚动轴承内圈;22—垫块;
23—拆卸安装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8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