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引流快速连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7851.6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万绵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泓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周郑奇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快速 连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引流快速连接系统,更具体涉及一种配套使用于人体体内或体表及大面积创面治疗用的多孔创面敷料的引流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负压封闭引流产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主要由块状的医用多孔创面敷料和引流管组成,引流管前段管壁上开有多个引流侧孔并水平包裹于医用多孔创面敷料中,引流管从多孔创面敷料的侧边引出,一些产品引流管内还内置了一个冲洗小管。使用时用生物半透膜粘贴密封,引流管用“系膜法”或“对贴法”等进行密封。
该类产品在引流管处贴生物半透膜时密封较困难,容易密封不好导致漏气,影响治疗效果;多孔创面敷料拼接时引流管连接方向设计难度大,增加手术时间;引流管对创面会形成一定的压迫,影响血液供应;引流管内置冲洗小管,使引流管孔径变小,易出现堵管现象,导致无法引流。
针对传统产品存在的缺陷,初步检索文献和专利后发现,目前有两种改进的技术:
第一类(分体式引流模块):引流管分内引流管和外引流管,内引流管置于多孔创面敷料内,通过垂直段突出于多孔创面敷料,突出多孔创面敷料处采用适当的接口设计;引流管与冲洗管独立设计。使用时,可先将多孔创面敷料先贴生物半透膜密封,再将外引流管接入多孔创面敷料接口处。该技术简化了贴膜密封的过程,且引流范围较大,引流较彻底,也不易堵管。代表设计有朱新生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1643356U)和苏州爱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一种医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申请公布号CN103285495A)。
第二类(外置吸盘引流模块):用外置式的吸盘连接多孔创面敷料与引流管,先用生物半透膜将多孔创面敷料密封固定,再在生物半透膜上剪出通孔,将吸盘置于通孔处,再用吸盘配套的连接膜将吸盘黏贴在生物半透膜上,使吸盘密封固定;引流管与冲洗管独立设计。该技术因多孔创面敷料无内置引流管,降低了多孔创面敷料的设计难度,技术员不需再考虑引流内管对血运的影响,该技术也简化了贴生物半透膜密封的过程,解决了易堵管的问题。代表设计有苏州爱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双孔式吸盘负压引流装置(申请公布号CN103495259A)。
第一类技术详解:
1.朱新生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1643356U);
该技术实际是一个将吸盘和引流管结合,引流管分体为内引流管和外引流管的技术方案。通过一个埋入海绵中的吸盘式管接头的结构,将内管与外管连接起来,外管可以在使用的时候连接。通过吸盘式接头的弹性软橡胶材料压紧插入的外管来密封外管,通过膜粘贴吸盘式接头宽阔表面来密封整个装置,省去了粘贴外管的麻烦。通过冲洗管和引流管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冲洗等功能操作,形成循环的冲洗系统,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2.苏州爱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一种医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申请公布号CN103285495A);
该技术实际上也是一个吸盘和引流管结合,引流管分体为内引流管和外引流管的技术方案。多孔引流内管包裹于多孔创面敷料内,引流内管中部设置有转接接头,该转接接头顶部设置为压盖,覆盖在多孔创面敷料上,底部与引流内管连接为一体。使用时,将多孔创面敷料(含转接接头)用生物半透膜密封好,仅需戳破转接接头处的生物半透膜,将设有贯通孔的插头插入接头,连接引流外管。可以达到快速贴生物半透膜且不漏气的作用。
“分体式引流模块”的技术方案的缺陷:
1.该类结构比较复杂,在实际生产中要埋入内管,要插入吸盘式接头,构件复杂,不利于生产加工装配,实用性较差。
2.使用时,引流管内管会对创面形成一定的负压,影响血液供应。
3.拼接时,因引流内管的存在,需要顾忌引流管的放置方向,使拼接设计有一定难度,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4.又如朱新生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1643356U)所述,在贴生物半透膜时,要先给生物半透膜开个孔,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将生物半透膜上的孔套入引流管和冲洗管接头处,才可在吸盘式接头上撕下半透性贴膜的贴纸,再进行粘贴,整个过程过于繁琐复杂。且其冲洗功能的实现是简单地引入一个冲洗管,虽然能解决引流管堵管的问题,但因冲洗管自身有一定的硬度,且冲洗管露出泡沫材料直达创面,在操作时容易对创面造成伤害,且会使接触冲洗管的创面肉芽无法生长,形成压痕。因此,虽然该技术方案比传统方案有所进步,但是没解决创面保护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泓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泓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7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