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4511.8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3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吕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嘉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517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 动净水器。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通常需要经过絮凝、过滤、沉淀等工序,最终将符合标准的水向外 排放。其中絮凝和过滤两道工序中,通常在絮凝池内加入絮凝剂,使水或液体 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 的。现有净水设备中絮凝剂的使用量比较大,导致净水成本高,此外在反冲洗 过程中,由于水流不均匀,滤层只能进行部分冲洗,形成死角,不能起到完全 均匀冲洗的效果,大大降低了对滤料的清洗效果,从而影响到出水质量。因此 需要一种全自动净水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絮凝剂使用量大和反冲洗配水不均的 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全自动净水器 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剂使用量大和反冲洗配水不均的问题,且出水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净水器包括依次设置在 水处理通路上的原水进水管、反应池、沉淀池和过滤池,所述反应池内设有污 泥回流装置,过滤池上设有出水口和用于滤料反冲洗的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水进水管通过管式混合器连接有搅拌加料装置,所述搅拌加料装置包括 计量泵和絮凝剂池;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活性滤床,所述活性滤床包括支架、 滤料和由若干滤水单元组合而成的滤水板,所述滤水单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通 过其内部的横壁和纵壁围成若干均等的滤水槽,所述滤水槽底部设有若干条状 滤水孔。
所述滤水单元为矩形;所述相邻滤水槽内的滤水孔纵横交错排布。
所述的滤料设置在滤水板上,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卵石层、石英砂 和无烟煤层。
所述虹吸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和虹吸辅助管;所 述虹吸辅助管底部连接有虹吸破坏斗管;虹吸上升管末端伸入水槽内。
所述反应池为折板反应池。
所述沉淀池为斜管沉淀池。
所述的滤水孔宽0.3~1mm,长15~50mm。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净水器结构合理,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剂使用 量大和反冲洗配水不均的问题,出水质量稳定可靠。通过搅拌加料装置的计量 泵精确的将适量的絮凝剂从絮凝剂池中泵入,在通过管式混合器与原水混合充 分混合均匀,大幅减少了絮凝剂的使用量,降低了净水成本。在进行反冲洗时, 水流经过滤水板时,各滤水单元内的若干滤水槽将水流减缓并均匀分配,水流 通过滤水槽内的条状滤水孔均匀进入滤料,由于进水均匀,因此不会冲散滤料, 滤料能均匀分布,不会出现死角,反冲洗水配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全自动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活性滤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滤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水进水管,2-搅拌加料装置,3-反应池,4-沉淀池,5-污泥回 流装置,6-过滤池,7-活性滤床,71-滤水单元,72-外壳,73-滤水槽,74-滤 水孔,8-集水箱,9-虹吸装置,10-出水口,11-虹吸破坏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嘉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嘉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4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井污水处理回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