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埋入式连动启闭舱口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4132.9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7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桥联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9/14 | 分类号: | B63B1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汪小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埋入 式连动 启闭 舱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埋入式连动启闭舱口盖。
背景技术
舱口盖是船舶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舱口盖是货舱甲板开口的关闭装置。它肩 负着密封舱口,保护货物和部分支撑平台的作用。舱口盖本体大多为大型钢结构,配置的附 属装置为机械加工构件,驱动及控制方式多种多样。舱口盖的强度和密性,影响到船舶的安 全性,舱口盖的开关方式,影响到船舶的经济性,因此舱口盖越来越被船级社、船东和船厂 重视。
目前,现有的船用舱口盖,主要以铰链连接的形式将舱口盖连接在舱口处。例如, 公开号为20253136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可拆装型舱口盖,在舱口盖下框架 上设有下铰链,在舱口盖上框架上设有与下铰链配合的上铰链,下铰链设有两个相间隔的 下铰链座,两个下铰链座之间设有下铰链轴,上铰链座上设有一个可与下铰链轴配合的凹 口,在上铰链座设有一个铰链锁轴,在铰链锁轴上设有一个可在铰链锁轴上转动的铰链锁, 铰链锁上设有与下铰链轴配合的凹口并与下铰链轴的凹口在空间上相对抱合,在铰链锁和 上铰链座之间设有铰链锁压簧。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铰链连接方式,舱口盖向上翻转打开,极易受到空间上的限 制,在开启时易与船上其他结构发生位置上的干涉,且不甚美观,操作性较差。
因此,如何改进现今船用舱口盖的结构,甚至打破目前通常使用的铰链连接的结 构方式,进而提出一种全新的舱口盖结构设计概念及具体装置,实现与船体其他结构互不 干涉、密封性良好、满足对私密性的要求,且比传统舱口盖更加美观简洁,已成为本领域内 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埋入式连动启闭舱口盖,大大减轻了原 有舱口盖的重量,利用一个把手带动连动结构运动,从而达到快速启闭的目的,且件3外把 手能自由升高/降低,使舱口盖能完成平置在船体甲板面上,快速、省力、方便使用,节省原 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埋入式连动启闭舱口盖,包括底座、盖板和连杆,所述底座连接船体,所述盖 板两侧分别设有把手和舱盖转盘,所述把手通过螺栓连接中轴,所述舱盖转盘与中轴滑动 连接,所述中轴与盖板滑动连接,所述舱盖转盘还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四连杆,所述连杆长 度小于底座内径;所述盖板上设有一以盖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形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 可滑动连接一连杆导向座,所述连杆导向座与连杆滑动连接;所述底座截面为“┌”形,底座 上竖直部分为连续卡位,所述卡位上方与盖板密封圈接触,下方为连杆。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杆导向座与盖板间还设有连杆轴套。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通过内六角沉头螺丝固定在船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盖板与底座间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的,所述中轴与盖板间设有轴密封圈。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杆通过销轴连接舱盖转盘。
作为优选的,所述盖板、底座、把手和舱盖转盘为铝合金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一个把手带动连动结构运动, 从而达到快速启闭的目的,使舱口盖能完成平置在船体甲板面上,具有快速、省力、外形美 观等优点,而在制作工艺上此款舱口盖底座、盖板及其附近均采用模具压铸工艺,具有密度 大、表面光顺、形状固定、质量稳定等优点,能够做到互换使用,适用于各类船舶的有水密或 风雨密要求的甲板上和各类海上建筑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剖面图;
图5是图2中A的放大图。
附图说明:
底座—1盖板—2连杆—3连杆活动套—4
连杆导向座—5中轴盖—6把手—7中轴—8
轴密封圈—9密封圈—10销轴—11舱盖转盘—12
内六角沉头螺丝—13卡位—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埋入式连动启闭舱口盖作进一 步说明。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埋入式连动启闭舱口盖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桥联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桥联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4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船舱室结构
- 下一篇:船舶舱壁板的骨材贯穿孔孔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