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住宅楼的室外水表阀门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3925.9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9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姬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14;E03B7/02;E03B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111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住宅楼 室外 水表 阀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住宅楼的室外水表阀门井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目前的住宅楼结构中,对于水表的设计通常是一户一表,同时一栋楼安装有一个总表,其中,在安装总表时,通常是将总表安放在室外,这样方便维修和查看。为了有效的保护总表,现目前在设计时一般是修建了专用的阀门井结构,这样将总表放置在阀门井内形成保护。但是,现目前的阀门井大多密封效果较差,这既有设计结构的原因也有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缘故,因此常常会出现阀门井被雨水渗透或过于潮湿导致设备生锈等情况,这样使得总表的使用寿命较短,维护也很频繁,一旦总表需要维修或更换将导致整栋楼的供水暂停,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水表阀门井密封效果较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和安全性的用于住宅楼的室外水表阀门井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住宅楼的室外水表阀门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为矩形的井壁,在所述井壁内横向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穿过井壁;在所述井壁的顶部安装有井盖,在所述井壁底部设有混凝土防水层,所述混凝土防水层的厚度为井盖厚度的2.5倍;在所述井壁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圆筒状的连接头,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穿过连接头并固定,所述的连接头为双层结构,连接头的内层为水泥砂浆层,连接头的外层为不锈钢层。
优化地,所述的水管是由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构成,第一水管通过蝶阀与第二水管相连,第二水管通过橡胶接头与第三水管相连,在第三水管上安装有水表。这里采用三段式的水管结构有利于简化设备的运输和安装,而采用蝶阀和橡胶接头的连接方式则既能保障连接的密封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微调效果,适应性较好。
优化地,在所述混凝土防水层的底部还设有集水坑。这里通过集水坑的设置可以对可能渗透的水进行收集和排出,避免对水管造成侵蚀。
优化地,所述的井盖为双层结构,井盖的上层为混凝土保护层,井盖的下层为弹性橡胶层,所述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小于弹性橡胶层的厚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的井盖结构不仅提高了井盖的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减小井盖对井壁的磨损。
优化地,所述连接头上的水泥砂浆层厚度为不锈钢层厚度的1.5倍。这里是采用了较佳的技术方案,采用该比例可以在保证连接头稳定性的前提下,同时减小连接头的重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密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土层与水泥砂浆层的结构有效提升了两侧的隔离效果,避免了水的渗透,解决了容易潮湿的问题,同时还通过设置集水坑的结构将可能的渗透水排出,从而保障井内的干燥。
2、结构强度较好:由于采用混凝土墙体结构,因此具有较好的抗冲击力,不易裂缝,结构强度好。
3、安装维修方便、整体结构也相对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住宅楼的室外水表阀门井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住宅楼的室外水表阀门井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井壁,2—水管,21—第一水管,22—第二水管,23—第三水管,3—井盖,31—混凝土保护层,32—弹性橡胶层,4—混凝土防水层,5—连接头,51—水泥砂浆层,52—不锈钢层,6—蝶阀,7—橡胶接头,8—水表,9—集水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住宅楼的室外水表阀门井结构,包括截面为矩形的井壁1,在所述井壁1内横向安装有水管2,所述水管2的两端分别穿过井壁1。所述的水管2是由第一水管21、第二水管22和第三水管23构成,第一水管21通过蝶阀6与第二水管22相连,第二水管22通过橡胶接头7与第三水管23相连,在第三水管23上安装有水表8。
在所述井壁1的顶部安装有井盖3,所述的井盖3为双层结构,井盖3的上层为混凝土保护层31,井盖3的下层为弹性橡胶层32,所述混凝土保护层31的厚度小于弹性橡胶层32的厚度。在所述井壁1底部设有混凝土防水层4,所述混凝土防水层4的厚度为井盖3厚度的2.5倍;在所述混凝土防水层4的底部还设有集水坑9。在所述井壁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圆筒状的连接头5,所述水管2的两端分别穿过连接头5并固定,所述的连接头5为双层结构,连接头5的内层为水泥砂浆层51,连接头5的外层为不锈钢层52,所述连接头5上的水泥砂浆层51厚度为不锈钢层52厚度的1.5倍。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39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处理底板涌水孔的堵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