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刷接头以及使用该雨刷接头的雨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3181.0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7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图腾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40 | 分类号: | B60S1/4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郭建平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刷 接头 以及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刷接头,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使用该雨刷接头的雨刷。
背景技术
所谓雨刷,就是机动车辆车前玻璃上为了防止雨水及其他污物影响视线而进行简单清理的一种工具。
雨刷,通常包括雨刮条组件与雨刷接头,雨刷接头包括底座、壳体、卡簧盖以及卡簧罩盖,底座底面与雨刮条连接,壳体安装在底座上,在壳体上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作为车辆雨刷臂的原始支撑;卡簧盖处于壳体内并固定在固定轴上,雨刷臂直接卡位在卡簧盖上;在壳体的顶部设置卡簧罩盖,达到美观并防尘的作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述结构的雨刷,由于壳体与底座之间的装配过程较为复杂,装配不牢固,渐渐的,人们习惯将壳体的作用整合到底座上,最终设计成仅包括底座、卡簧盖与卡簧罩盖的雨刷接头。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808545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汽车雨刷接头,参阅图1,包括底座101,在所述的底座101上设置一卡簧盖102,在所述的底座101、卡簧盖102上还设置有一卡簧罩盖103,卡簧盖102通过安装孔A与底座101的底座管轴定位连接。上述结构的雨刷接头,其底座实际上就是原始结构的底座与壳体的结合,生产、安装简便。但是,此类结构的雨刷接头,在售后维修方面存在着诸多麻烦:由于底座与雨刮条组件连接在一起,一旦受力支撑的固定轴被破坏,若要维修,将拆卸整个雨刷,维修成本提高,或者就是需更换整个雨刷,两种方案均给使用者增加了经济开支。
结合上述两种结构的雨刷接头以及雨刷,急需设计一种安装方便、可更换局部零配件、维修成本低的雨刷接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刷接头,它可以实现安装方便、零部件可更换以及更换维修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雨刷接头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底座、壳体、卡簧盖与卡簧罩盖,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容置槽,壳体设于容置槽中,在容置槽的底部设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抵在壳体底面并对壳体具有向上的弹力;所述壳体与底座之间设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包括设在壳体上的卡扣、与卡扣匹配的设在容置槽内的卡孔;所述壳体与容置槽之间还设有导向装置。
所述卡扣装置具有2个,呈相对称设置,所述卡扣包括竖条与横条,竖条一端与横条的一端连接并且形成一个夹角α,0°<α<180°,横条另一端与壳体连接并形成一连接部,两个卡扣以连接部为支点可相向或/和反向弯曲一定角度;在竖条的外侧设有凸条,凸条匹配在卡孔的上壁。
所述导向装置,具有多个,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导向条或/和导向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与壳体上的导向条或/和导向槽相对应的导向槽或/和导向条。
所述壳体上的导向槽或/和导向条的总数为不等同。
所述导向装置,也可以包括壳体上设置的导轨或/和导向轮,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与壳体上的导轨或/和导向轮相对应的导向轮或/和导轨。
所述壳体上的导轨或/和导向轮的总数为不等同。
优选地,导向槽与导向条为不规则形状。
优选地,导向槽与导向条为倒梯形。
优选地,导向槽与导向条为T字形。
所述弹性装置为两个呈相对称设置的弹片,每个弹片为呈“L”形的条状物,两个弹片共同组成“W”形的弹片组合,所述弹片在底座底面的投影位置为通孔,当弹片被壳体挤压时,弹片在通孔内实现位移的改变。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设于壳体底面的永磁铁A、设于容置槽底面的永磁铁B,所述永磁铁A与永磁铁B相对的一面的磁极为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雨刷接头的雨刷,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雨刷接头与雨刮条组件,所述雨刮条组件包括主支架、人字形辅助梁、护套、胶条与钢片,所述主支架固定在底座的底部,主支架的两侧分别铰接人字形辅助梁,护套与主支架铰接且端部与底座的端部匹配,护套、人字形辅助梁上均设有卡爪,所述钢片嵌在胶条上,所述卡爪固定住钢片。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雨刷接头,壳体与底座之间采用弹性装置、卡扣装置以及导向装置的结构,在组装时,垂直于底座将壳体插入,待卡扣的凸条卡进卡孔内时,壳体即与底座完成组装固定,此时,壳体的底面匹配在容置槽的底面,弹性装置被壳体挤压,并对壳体具有向上的弹力;若要拆卸壳体,只需将食指与拇指分别抵在卡扣的竖条上,轻轻的相向一捏,凸条脱离卡孔,弹性装置的弹力使得壳体顺利的向上移动并与底座实现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图腾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图腾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3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