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屏蔽计算机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2901.1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新;杜汉永;胡忠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浦东电缆厂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9/02;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2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屏 计算机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屏蔽计算机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指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亦或者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屏蔽电缆有单层屏蔽和双层屏蔽之分,双层比单层的好,所谓双屏蔽电缆是指有两层屏蔽层、且两层屏蔽层之间必须有绝缘隔离的电缆。
目前,市场上申请号为201420305742.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双屏蔽低压耐火复合绝缘高阻燃软电缆,其由多股软铜线束合后绕包单层陶瓷化耐火硅胶带,再挤包硅烷交联聚乙烯无卤层,在硅烷交联聚乙烯无卤层外分相疏绕铜丝形成线芯,若干线芯绞合成缆后绕包3层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带形成耐火硅胶层,耐火硅胶层外挤包无卤阻燃内护层,在线芯与耐火硅胶层之间填充无卤玻纤绳,在无卤阻燃内护层外疏绕铜丝,再挤包无卤阻燃隔离层,隔离层外镀锌钢丝编织铠装,最后挤包无卤阻燃外护层。
上述方案中,各导体的分相铜丝屏蔽层直接抵触,分相铜丝屏蔽层还对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层产生抵触,那么它们之间产生的磨损明显,同时也造成了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层的磨损较严重,当电缆摆动时,其中的导体也具有随之移动的趋势,加剧了分相铜丝屏蔽层和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层之间的磨损,当磨损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甚至会造成局部破裂,破裂处的开口增加了磨损接触面,因此进入恶性循环,进一步可能造成导体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部防磨损的双屏蔽计算机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屏蔽计算机电缆,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设有绝缘包带,所述绝缘包带外设有分屏蔽包带,所述分屏蔽包带外设有总屏蔽包带,所述总屏蔽包带外设有护套,所述总屏蔽包带内设有总磁性层,所述分屏蔽包带内设有分磁性层,总磁性层和分磁性层产生的磁力方向相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磁性层产生的磁力作用使得不同导线的分屏蔽包带接触分离,大大减少了摩擦磨损的情况,相同的,总磁性层产生的磁力使得分屏蔽包带和总屏蔽包带之间产生斥力,避免了摩擦磨损,减少了它们的磨损情况,因此实现了较高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磨损后漏电或信号相互干扰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包带为交联聚乙烯材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包带随导体温度升高后存在一定的火险,绝缘包带必要的需采用防火耐火的材料,优选的使用交联聚乙烯作为绝缘包带材料,交联聚乙烯具有十分优异的耐热性能、绝缘性、耐磨性、耐化学性,并且其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污染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总屏蔽包带为铜丝或铝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铜丝或铝箔材料均具有信号屏蔽防干扰的效果,提升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套由无卤阻燃材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普通材料意外情况下着火后进一步会烧毁产生毒性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那么选用无卤阻燃材料一方面减少了意外着火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其烧毁后也不会产生毒害气体,无卤阻燃材料的主要成分为聚烯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
附图标记:1、导体;2、绝缘包带;3、分屏蔽包带;4、总屏蔽包带;5、护套;6、分磁性层;7、总磁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双屏蔽计算机电缆,包括导体1,导体1外设有绝缘包带2,绝缘包带2外设有分屏蔽包带3,分屏蔽包带3外设有总屏蔽包带4,总屏蔽包带4外设有护套5,总屏蔽包带4内设有总磁性层7,分屏蔽包带3内设有分磁性层6,总磁性层7和分磁性层6产生的磁力方向相斥。
通过这样设置,分磁性层6产生的磁力作用使得不同导线的分屏蔽包带3接触分离,大大减少了摩擦磨损的情况,相同的,总磁性层7产生的磁力使得分屏蔽包带3和总屏蔽包带4之间产生斥力,避免了摩擦磨损,减少了它们的磨损情况,因此实现了较高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磨损后漏电或信号相互干扰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浦东电缆厂,未经浙江浦东电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2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