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封口的垃圾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42430.4 | 申请日: | 2016-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封口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的自动封口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在高校和研究院所里,越来越多的开展生物分子方面的实验,对实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普通的生物实验室中,除了有设备仪器外,还存放大量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如果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一般的实验在实验室的超净工作台或者普通工作台上进行,使用前会进行消毒。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垃圾,尤其是一些菌类的实验材料,会直接放入垃圾桶中,待实验结束后收集,统一高温消毒处理。在实验时将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实验结束后再由实验人员将垃圾袋回收处理。此方法的缺点是垃圾袋需要人工封口,人手在接触的时候容易沾染菌丝或者孢子,从而将这些看不见的生物垃圾带入到实验室环境中,影响了实验环境的安全性,容易造成生物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封口的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自动封口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桶体为长方体,所述垃圾桶桶体包括底板和桶体侧壁;所述底板和所述桶体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底板和桶体侧壁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桶体侧壁的其中一侧壁与桶体侧壁上边沿铰接形成翻折侧壁;还包括翻转底盘、齿轮组、扎口装置和封口环;所述翻转底盘设置在底板上部,所述翻转底盘与垃圾桶桶体底板之间用所述齿轮组相连;所述扎口装置包括滑轨、扎口夹和滑臂,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滑臂一端与所述扎口夹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滑轨相连;所述封口环能设置在桶口处,所述封口环与所述垃圾桶桶体转动配合;还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扎口装置相连,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齿轮组连接。
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垃圾袋套在所述封口环上,当垃圾装满后,所述封口环开始旋转,会使垃圾袋口拧紧,然后第一电机带动所述扎口装置会移动至靠近垃圾袋口拧紧处,所述扎口夹会夹紧垃圾袋口拧紧处并完成自动封口,然后再通过升降装置提升所述桶体侧壁,使垃圾袋从封口环上脱落,再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所述齿轮组控制翻转底盘将垃圾向所述门一侧翻转,使垃圾运至垃圾桶外侧,最后通过升降装置使所述侧壁恢复原位。所述垃圾桶本体可自动完成封袋和将垃圾移出垃圾桶,避免人手在接触垃圾袋的时候沾染细菌。
进一步,还包括一个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检测垃圾袋内的垃圾是否装满,无需人为判断。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与封口环相连,第二继电器与扎口装置相连,第三继电器与升降装置相连,第四继电器与翻转底盘相连。通过第一继电器来控制封口环,通过第二继电器来控制扎口装置,通过第三继电器来控制升降装置,通过第四继电器来控制翻转底盘。
进一步,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有2-3s的延时,所述第三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有2-3s的延时,所述第四继电器与所述第三继电器设置有2-3s的延时。通过继电器的延时可以延时指令,达到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完成自动封袋的过程。
进一步,还包括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封口环相连,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升降装置相连。通过第三电机来带动封口环转动,通过第四电机来带动升降装置的起落。
进一步,所述扎口夹设置有金属线圈。通过所述金属线圈为垃圾袋口加热,实现封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完成自动检测垃圾袋是否装满并完成自动为垃圾袋封口和将垃圾袋移出垃圾桶,避免人手在接触垃圾袋的时候沾染细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封口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垃圾桶桶体;2、底板;3、桶体侧壁;31、翻折侧壁;4、翻转底盘;41、齿轮组;5、扎口装置;51、滑轨;52、扎口夹;53、滑臂;6、封口环;7、升降装置;8、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讯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2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园林垃圾车
- 下一篇:一种带指示牌的环保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