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水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2359.X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8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金传山;晏辉;陶伟;罗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水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水冷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风力并网发电技术已成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风力发电技术获得长足发展,随着功率等级的不断加大,对系统散热要求越来越高。通常在风电行业,系统的效率转换等级在97%左右,这样对于1MW机器来说,系统满负荷运行的热量将达到30KW,机器功率密度越大散热量要求就越高。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国内已经研制10MW的变流器,这样理论需要的散热需求将达到200-300KW。对于这么高的热量需要不断的换热出去,普通的风冷散热是无法完成的。通常对于MW级以上的系统都采用液冷系统进行散热,即通过某种介质将发热器件发出的热量利用冷却液体带出系统外部。
现有的产品中,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排气设计问题,系统运行过程中排气不畅。有的产品在解决排气的过程中使用液体水箱,以缓解排气问题但又会带来焊接水箱长期易出现泄漏问题。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系统运行过程中压力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到系统散热问题。现有的设备中通常不带有系统流量检测装置,在系统压力波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发现问题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功率水冷系统,已解决现有产品排气不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大功率水冷系统,其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为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的动力源;循环水泵的出口管路上设置有手动排气阀,手动排气阀设置在整个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中的最高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中循环的液体能直接通过循环水泵将液体在变流器上进行循环,或者通过循环水泵将变流器排出的液体送至外部散热器进行散热后再送入变流器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同时设置于所述变流器的进口和出口处以检测进入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和排出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时的压力和温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还包括膨胀罐装置,膨胀罐装置连接循环水泵的进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循环水泵的进口管路上的流量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还包括三通控制阀,三通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循环水泵的出口,三通控制阀的第二端连接循环水泵的进口,三通控制阀的第三端连接外部散热器,并经由所述外部散热器连接至循环水泵的进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循环水泵的出口管路上的加热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循环水泵的进口管路上的过滤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循环水泵的出口管路上的自动排气阀。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功率水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循环水泵的出口管路上的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在系统排气方面设计了自动排气和手动排气相结合,同时结合气体上浮原则进行设计;在系统稳压方面,单独设计稳压系统保证系统运行压力波动问题;同时对现有的水冷结构布局进行重新设计,按照下进上出的原则进行布局设计;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可靠;在系统中增加多种检测装置,以更好的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本系统可以快速移植到变流器内部进行集成,使得系统集成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功率水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大功率水冷系统包括水冷柜20以及安装在水冷柜20上的膨胀罐1、流量计2、快速卡箍3、三通控制阀4、压力传感器5、进液阀6、外接接头7、风扇8、水冷板9、手动排气阀10、加热器11、温度传感器12、卫生管13、循环水泵14、自动排气阀15、过滤器16、压力表17、排液阀18、控制系统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2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超薄电子产品的热管
- 下一篇:一种复合薄膜材料